影片以高适敗軍被責問關于李白一事而展開回憶。由高适講述和李白的幾次遇見,和二人人生境遇。從高适和李白少年相識開始到二人暮年,表現了二人堅定的友情,也讓同時代的詩人們一一登場亮相,讓人們從小背誦的不朽詩篇從詩人口中脫口而出。同時影片展現了大唐盛世經安史之亂而轉向衰敗。高适初到揚州找李白時和日後高适率軍去揚州平叛時,一個繁華和一個破敗的揚州。

初識之時,二人都是少年壯志,想要實現自己的理想抱負。李白意氣風發,才情橫溢,天之驕子的樣子。高适的形象則顯得普通很多,初通文墨,隻會舞槍弄棒,還有點口吃,是個“郭靖式”的人物。二人都有淩雲志,都想取功名,揚名立萬。

...
...

李白在政治上的選擇是十分幼稚的。他選擇了叛亂的永王來實現他的暮年壯志。最終等待他的隻有監牢。而平叛的卻是因安史之亂從從八品小官變成節度使的高适。從世俗的眼光來看,李白的一生是失敗的。他的壯志未曾實現,他的人生不是懷才不遇就是窮困潦倒要不就是縱情酒色,最終因為政治上的錯誤選擇毀了自己。高适是世俗意義上成功。天資不高,但不斷精進本領,等待機會,敢于拼搏,最終成為了保家衛國的節度使,實現了他自己淩雲志。但李白他真的輸了嘛?我覺得沒有!作為中國人,或多或少都讀過李白的詩篇,肯定都有為其中詩句裡所蘊含着的情感所打動所觸動。李白之名流傳千古,李白詩篇流芳萬世。

...

(關于電影一點點不足之處:為了追求浪漫主義最大化,表現中國人的詩歌情懷改編曆史。前期故事線叙述有些平,關聯性不強,靠高适的講述串聯起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