挺感謝Netflix這麼快就開放了片源,幾乎同步(晚一天)就看到了這部驚豔的《nowhere》,這個名字被譯成無處逢生,還是有些草率。

影片設定在一個物資極度匮乏的政府為了減少物資分配,實施屠殺婦孺(老人已經殺光)的政策,導緻大批婦女和兒童紛紛偷渡逃亡。主角在逃亡的過程中,遭遇夫妻分離,屠殺,僥幸逃脫又随封閉的集裝箱被風暴卷入大海。

整個故事就是即将臨盆的女人躲在漂浮在海中的集裝箱裡,如何面臨生産,哺乳,生存以及對丈夫的想念等環節展開的。

多麼熟悉呀,海難,獨自一人,被圍困,永失的愛,身邊還有一個精神寄托,這不就是那部《荒島餘生》的變體嗎?隻是基于種種原因,顯然沒有《荒》深刻。

電影《nowhere》的主創挺用心了,但無奈是原創拼裝劇本,試圖把反烏托邦和災難海上求生冒險電影做一個縫合,可是這個縫合怎麼看都不覺得觸動-你都能為主角所去往的國度為“愛爾蘭”叫好,怎麼就不能用偷渡的難民來指代因懼怕屠殺而出逃本土小資,又不是沒難民慘死于集裝箱的案例。

除去《nowhere》的開端設定,重頭戲的孕婦孤海集裝箱求生的戲碼,還是挺有創意的,尤其是在海水裡生産,喂奶,吃胎盤的劇情。可這些也隻是形式上的換湯不換藥,既無法在立意上與《荒島餘生》媲美,也無法在結構上超越。

這得從影片故事的代入感說起,分明達不體驗和情感上的共鳴。當然正是因為主創的劍走偏鋒,才導緻《nowhere》的劇情有點兒遙遠,即便有點遙遠了,編劇幾乎是量身定做了女主的這場災難。密封便當盒接水,烈酒用來消毒和取暖,耳機線可以用來做網。當電子産品和塑料出現在鏡頭的一瞬,我以為技術工業時代的産品在蠻荒生存面前的不值一提,沒想到,這些都成了女主恰到好處的應用,尤其是那把無論如何都格格不入的沖擊鑽,它還是金剛頭的。然而,從來沒有消失的手機信号,随用随有。這一切都仿佛是精準而又貼心的為女主準備的。

再說那個海水裡生,集裝箱存活下來的嬰兒,分明就有了一絲一廂情願的臆想。但仍然覺得這個設定是個大膽而新奇的構想。

據觀察,《nowhere》實在太想模仿《荒島餘生》,幾乎做到工整的對應,命運安排下的家人離散,工業商品的極端環境另作它用,還有那個以不在場而在場的存在,嬰兒不就是排球威爾遜嘛!

即便如此,我依然願意給電影《nowhere》四顆星,因為實在太有必要複刻或者重現《荒島餘生》了。此外,電影本身完成度挺高,有野心,有求索,再有就是實拍的“水”戲,本以為集裝箱拍的可以規避大量昂貴的海水特效,但後面還是出現了一望無際看似實拍的海洋。值得一提的,那場鲸魚喚醒嬰兒啼哭的戲份是我認為最最溫情的一幕,可惜卻被一筆帶過了。

總之,在目前這樣良莠不齊,普遍走弱的電影市場,有這樣的一部西班牙作品,還是能給假日加班的我一個小小的驚喜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