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但是,当男友“建议”女主要不要也试一试的时候,感觉就不太妙了。
这种在身体上“改造”的行为,到底是所谓的年轻一代的“标新立异”,还是单纯的为了吸引眼球?
或许,这就是疼痛文学想要探索的问题吧。
当浮云众生成为了一个个“统计数字”,生而为人的我等,多少会有点不满,这种无法抗衡的憋屈,总是需要一个宣泄的出口。
...当晚,小情侣回家的路上遇到了俩小混混。
小男友虽然外表怪异,但其实内心还是不想惹事儿的。
奈何小混混实在讨厌,对自己的侮辱可以忍,但对女友的侮辱不能忍。
这下,大打出手。
一个“标新立异”的人内心住着善良,而一个“普世大众”的人内心里头却住着恶魔。
这大概是当时岛国文学对现状的“疼痛”。
...女主,在工作时,也对自己如此“忍受疼痛”表示了惊讶。
在身体“改造”的过程中,女主对“疼痛”表现出了极大的耐受性,甚至让刺青师感觉“惊为天人”。
而女主在“疼痛”中貌似找到了享受,这种享受,甚至连“男人”都无法给予。
一个人,如果能忍受如此的“疼痛”,或许,只有“麻木”可以解释。
为什么“麻木”?
...故事里头的小混混到底是不是男友打死的,这个问题一直没有正确答案。
但是,女主在第一时间,帮男友做了改头换面。
她爱他吗?
这个问题真的很难回答,毕竟,一转身,女主就和刺青师探讨“疼痛”问题了。
这段尴尬的关系,身处其中的三个,究竟会发展成什么样子呢。
...小男友不出意外的死了。
一个“怪异”的死,对整个体系完全造不成任何波澜,能循例调查走个过场,已经给足了面子。
在女主这里,因为叔叔给的线索,早就知道了凶手是谁。
然而,就和当时替男友打掩护一样,现在的女主,开始替刺青师打掩护。
或许,“疼痛”严重影响了她的思考能力和价值观。

故事的最后,女主无论如何“疼痛”自己,在这个冰冷的时代,也寻求不到任何的怜悯。
或许,正是这无声的巨锤,让当时的岛国一片哗然。
当我们用“夸张”的手段来表现当下的吊诡时,能不能收获思考,就在于你是不是还在酱缸里,毕竟,如果是水,多少有点波澜,而如果是酱缸,那涟漪也不会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