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死亡詩社

在這個獲取知識太容易的時代,一個老師,除了傳道授業解惑,成為他們健康成長的知心朋友和人生導師,真正能做的還有什麼呢?

“金融、工程、建築、計算,固然很重要,那是我們生存的條件;但詩歌、浪漫、愛,是我們生而為人的意義。”

去引導學生主動思考、感受生命;去幫助他們獲得一個新的視角看世界和人生;去為他們打開一扇扇窗,而不是僅留着那一扇門,告訴他們這是唯一的路。

這樣做很簡單。我們不用焦慮學生不聽話怎麼辦,不用為編不出花樣繁多的說教詞而自我懷疑。我們隻要做到啟發、陪伴和适時适度的糾偏就好了。我們不用像電影裡的基汀隊長那樣離經叛道,就放輕松。

要相信,老師是可以影響學生的,因為這是一份用一個靈魂點亮另一個靈魂的職業。

...

放牛班的春天

小夥子們一個接一個地憤然站在課桌上,喊着“O Captain! My Captain! ”是對基汀老師最大的敬意。在《放牛班的春天》裡,是那一屏幕的紙飛機。

他們是一群沉在“池塘之底”的孩子,大被人們厭惡,被忽視,被壓進更深的淤泥裡。

是這些孩子的幸運,他們遇見了克萊門特,一位音樂家。但他沒有大師的榮耀,他就是一位有情有愛,往往又無能為力的普通人。也正是他的平易近人和容忍大度把孩子們從“塘底”撈了起來(遺憾的是,隻是“撈起來”,沒有完全“撈出來”)。

我們都把教師這個職業描述得太偉大了,好像我們是異于凡人的聖人,散發着光芒,這讓我們常常感到力不從心。有的包袱是我們自己背上的,把學生都扛在肩上,負重前行。

可這種背負,正與教育的意義相違背。學生的腳沒有踏在地上,他們不會摔跤,可也不會獨立行走,甚至不清楚自己将要去往何方。

把學生放下來吧,與他們并肩,相信他們,相信每一個學生都會被點亮。我們要做的,就是找到他們的燃點。

...

地球上的星星

李希貴校長說:“教育不是知識和人之間的事,更不是考卷和人之間的事,教育是人和人之間的事。”

我從小就是所有大人眼中的“好孩子”,按照這個社會所設定的一切規則來要求自己。雖然有時會感到委屈,但從未懷疑過(當然30歲之後有所覺醒,在一番深入的自我探索之後,一股抗争的力量迸發出來……不過這是後話了)。所以當年我無法理解那些“差生”和看上去“不正常”的同學們。

也是自己成為老師後,我有了“俯瞰”的能力。懂了一個道理:“沒有壞學生,隻有差老師。”

我說要相信學生,是要相信每一個學生,尤其那些我們眼中的“特殊”學生,沒有人主動選擇了異于常人。要求他們停止作怪,是在用自己尚不能證實的“正确”去苛責他們。而他們是不能為,不是不想為。

往往這樣的孩子有自己精彩的世界,他們的世界和他們看待我們這個世界的方式是那麼的奇異。他們就像是落在“地球上的星星”,看起來處處不合時宜,卻無法掩蓋那星光。

試一試把那些所謂的“正确”和标準丢掉吧,蹲下來,走進他們的視野裡,而不是硬把他們拉進我們的世界。我相信對每一個孩子來說,都會有适合的方式來溝通他們的内心和我們的期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