影片通過刑滿釋放返回家鄉的二郎的視角,展示了在那個輝煌時代頂峰時候的一個偏僻西北資源型小鎮的狀态,有點落寞,也有點鬧哄哄的,似乎要跟上全國大拆大建的順風車,但風過去以後,要麼是翻車了,要麼就是一泡灰土之後,默默的隐入了塵煙。

也許是生活閱曆的原因,其實影片裡人與狗的故事并沒有引發我的情緒,但整個故事背景所在的小鎮的樣子,倒是有點忍不住的感慨。

我老家所在的中部小城市,并沒有像影片裡的資源型小鎮那樣給人一種無可挽回的頹勢,而是憑借沒什麼資源這個“優勢”反而算是有點艱難但勉強的轉型了。

小時候跟随着父母工作調動移居到那個小城市,整個小城市的可活動範圍非常的小,騎個自行車隻需一小會兒就能騎到邊界看到綠油油的莊稼地,小城裡的生活也非常簡單,幾乎人人都是兩點一線,整個小城裡的居民樓房也大多是三四五層的老式單位闆樓,無論什麼季節,都可以看到不同院落裡周而複始的展現着相似的情景:成年人們站着或者坐在一起打牌聊天,孩子們則三五成群的在院子裡玩鬧,可能就跟影片裡的小鎮在油田搬走之前還沒有落寞的樣子沒什麼差别。

後來考出來到北京求學,在印象裡的故鄉小城市就越走越遠了,偶爾假期回去,總還是能發現一些變化,但有那麼幾年,變得越來越讓人找不到小時候的那種親切感了,畢業後有時候回去小住幾,連兒時的玩伴都遇不到幾個。

後來突然有那麼幾年,小城市轉型了,貌似還弄的有聲有色的,各種現代化的漂亮小區一個個拔地而起,當年家裡所在單位大院眨眼間就從城市邊緣變成了新城和老城交界的市中心,就連大街上商場裡時髦的年輕人們也多了起來,似乎一切都在向更好的方向發展。

但小時候那種簡單的快樂,卻一去不複返了

影片裡的小鎮也在歡慶北京奧運,在2008年的北京,我住的離鳥巢很近,在家都能看見奧運的焰火和聽到體育場裡震耳欲聾的歡呼聲,記得那個時候還可以上很多外國網站,可以用谷歌搜索,可以用手機給父母看谷歌地球裡的自家樓頂,可以看youtube的視頻,軍隊大院的家屬樓裡還可以看有鳳凰衛視和咨詢頻道的閉路電視。。。

很多東西,就像那隻黑狗,那個有點落寞的小鎮,那個馬戲團的姑娘,都永遠隻能停留在記憶裡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