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9年的一部《阿凡達》和2010年的《唐山大地震》。很難有人想象到這兩部電影給年幼的我帶來過多大的震撼,這兩部電影,也為我開啟一扇名為電影的大門。從9歲到21歲,數千部電影,閱片無數,但根源還是來自于這群藍色的納美人。時隔14年,《阿凡達2:水之道》給我帶來的震撼依舊不減當年。
《阿凡達》系列最有意思的地方,就在于人類是作為反派出現,而觀衆會在觀影的過程中自然而然的代入納美人的視角,對自己的種族産生深深地惡意。卡神用這種方式,抹去了人類對自己的優越感,強調了環境保護的主體,反觀進來歐陸愈演愈烈的極端環保主義,這種精神更是難得可貴。
《阿凡達2》整體故事的完成度很高,可以看出劇本是經過精心打磨的,比起全一部來說主角團可少了一半的人類視角,也利用上校變成人類阿凡達士兵進行了補全。在特效和世界觀上,采用了全新的3d技術,通過海洋部落拓展了阿凡達世界的整體世界觀。這一步的主角重心從父輩傑克轉移到了他的5個孩子身上,可以說三個小時的電影就是五個孩子的成長路線。從一開始的父母保護孩子到最後的二兒子和大女兒分别救出父親和母親,孩子的成長曲線和人物弧光拉滿,給觀衆的感受像是阿凡達世界的一盤散沙正在被聚攏,新的反抗者冉冉升起。戰争場面宏大,雙線叙事完整,即使這一次的劇本相對平淡,也至少做到了值回票價的效果。
“值回票價”對于絕大多數電影來說都是最好的評價,但對于卡神來說還遠遠不夠。《阿凡達2》同樣存在着明顯的缺點,這樣的缺點更多是第一部過于驚豔所帶來的。第二部的決戰場景相對于第一部來說顯得過度平淡,沒有做到第一部草木皆兵的效果,而娜美人的抗争東西也顯得過于牽強,沒有第一部生死存亡之戰的緊迫性。誠然,決戰戲十分精彩,但和《阿凡達》進行平行比較的應該是《魔戒》這一類作品,不管是魔界三部曲還是霍比特人三部曲,一步接一步的決戰戲高潮叠起。《阿凡達2》作為一部過渡性質的電影,顯然沒有像《魔戒2:雙塔奇兵》或者《霍比特人2:史矛革之戰》一樣完美的做好承上啟下的作用。這将會給《阿凡達3:帶種者》造成很大的壓力。如果第三部口碑崩盤,卡神的神話又是否能夠延續呢?拭目以待。
水之道,生生不息,源源不絕。在當下,這是一部讓世界票房,也讓中國票房回暖的電影。 它可能無法像《阿凡達1》一樣成為電影曆史上的裡程碑,但願意去電影院看的人,也在為電影貢獻自己的一份力量。而對于我而言,在龍标出現之時,仿佛又看到了15年前對我敞開的那一扇電影的大門,又一次打開了。和身邊人一起去看電影,永遠是一件浪漫的事,不是嗎?
生生不息,源源不絕
© 著作權歸作者所有
近期熱門文章(Popular Articles)
該作者其它文章(Other Articles)
可能是個人的欣賞程度沒有那麼高,相對于去年的奧斯卡最佳動畫長片《你想度過怎樣的人生》,《貓貓的奇幻漂流》雖然隐喻衆多、制作精良,但對于生命和個人意志的探讨卻遠遠沒有宮崎駿生涯末年的作品高效,也并未獲得國内觀衆的一緻好評而淪為冷門佳作 ...
特地選了午夜去看這部披着恐怖電影外皮的喜劇片,效果還意外的不錯,一個人坐在偌大的電影院裡看《詭才之道》的午夜場絕對是最正确的解法之一。平心而論,《詭才之道》的劇情其實做的比較一般,無論是最後的大決戰的處理還是整體的世界觀編排都是存在 ...
事實證明,脫離了原著故事的山田尚子,要走的路還太長太長。八年前的《聲之形》雖然直到今日都依舊在引起巨大的争議,但好歹也在互聯網上打下了深深的印記,極端喜歡和極端讨厭的人群更是在這報告裡不間斷的為這位導演制造熱度。可以說,如果沒有這種 ...
從2015年的《大聖歸來》開始,對傳統故事的重構就從未停止,但從實際效果來看絕大多數所謂的“舊瓶裝新酒”,最後都在不走心和逐利一地雞毛。在這樣的大背景下,《哪吒之魔童鬧海》就顯得尤為重要,在影視藝術凋敝的2024年過後,觀衆也急需一 ...
哪怕從最理性的角度來看,《因果報應》都是近十年懸疑片中top3的存在。如果說兩年前内地上映的《誤殺:瞞天記》教會了觀衆什麼是蒙太奇,那這部《因果報應》就是對蒙太奇和錯位的神級應用,不管是劇情、情感還是印度式打鬥都可圈可點,可以說一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