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就知道劇情走到男主抑郁的時候,肯定就是一個悲劇。縱觀抑郁症電影就沒有一個好結局,即使心理恢複正常最後也會有絕症。不管是硬件還是軟件總要有一個完蛋。
其實也沒有那麼不堪,大家都說爛,無非是看完之後的直觀感受,将自身代入劇情後覺得不符合邏輯。沒有讓人回味的台詞,沒什麼亮點,十年一品溫如言是個什麼意思也不造,就感覺取名就好像當初的《何以笙箫默》。
其實每個作品的解讀,都是會被社會環境所影響的,音樂,電影,電視劇都是。這個電影明顯不符合當下社會的大衆愛情觀,那麼低分也不言而喻了。
我說的直觀一點,就是20年前聽周傑倫的歌,30年前看周星馳的電影,現在去看當年的《少林寺》,現在去看自己曾經的發型穿着和學生時代的QQ空間一樣。你在清明節的時候看春晚會是什麼感覺?
大家都覺得兩個人感情那麼好,怎麼可能一個人離開會不做出任何解釋消失,而且還是隻瞞着女主,身邊朋友都知道,然後女主還會一直念念不忘,嗯,太扯了,現在哪裡還有這樣癡情的人。大家都這麼想怎麼會給你高分嘛。
從這個角度看,女主在男主消失的這段時間,在醫院找的這個師哥男朋友,就太多餘了。也不交代兩個人的過程,第一次出場的時候我一度認為是女主拿來氣男主的。既然你樹立的是癡情的人設,又為何多餘這麼一個我剛好寂寞你剛好還行的角色?
最重要的一點,就是它是個悲劇。悲劇分怎麼會高呢,戀愛腦那麼多,看的不爽肯定都給一星了啊是不是,那你最後來個完美結局男女主幸福的在一起生活,那肯定最起碼還能再高一分嘛。
爛的也不一定全是電影,是一些人的心啊!過幾年拍個電視劇出來,還真有可能會颠覆先入為主的概念,也許電視劇會比電影口碑高不少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