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讀《李爾王》最大的感觸便是:

當你擁有一切時,似乎每個人都很愛你。而當你失去一切時,才知道誰是真正愛你。

...

李爾王一開始是一國之主,擁有至高無上的權利和數不清的财富,這讓脾氣本就古怪多變的他變的日益傲慢、專橫跋扈、不可一世;而在分配權利和土地之後他就變成了李爾的影子,毫無存在感,任人踩踏。

葛羅斯特也是類似的糊塗,善惡不分、真假難辨,最終引至災禍。而他們卻将自己愚蠢的行為歸為天象異常,不肯承認自己的蠢行。等到認清真相後,一個神志不清在暴風雨中呐喊,一個自殺式的認識到了如今世界運行的本質:

Tis the time's plague when madman lead the blind.
瘋子帶着瞎子走路,本來是這時代的一般病态。
而愚人和埃德蒙很清醒的認識到這個問題。

愚人說:
隻怪自己糊塗自己蠢,嗨呵,一陣風啦一陣雨,背時倒運莫把天公恨,管他朝朝雨雨又風風。
愚人是個出場不多但極其精彩的角色,他的瘋言瘋語可處處隐含着聖言聖語,一語道破天機。與自以為聰明的李爾形成強烈的對比,也更凸顯了李爾的天真和昏聩。

所以才有愚人對李爾說的話,你要懂得些事故再老啊!

愛德蒙說:
人們最愛用這一種愚蠢思想來欺騙自己,往往當我們因為自己行為不慎而遭逢不幸時,我們就會把我們的災禍歸怨于日月星辰,好像我們做惡人也是命中注定……(詳見第一章第二場);

愛德蒙也是那個時代悲劇的産物,同樣是葛羅斯特的兒子,卻被貶低為私生子。如果不是那個時代盲目的偏見,他也許不會很善良,也不會變得那樣作惡多端。

而愛德加則是一個忠厚孝順的好哥哥,在被陷害後淪為赤裸的乞丐,生活凄慘。但他仍細心照顧曾驅逐他的雙眼失明的父親,溫暖的愛。

此外,還有個有意思的角色–肯特。肯特忠心耿耿、慧眼識人、敢于谏言。可惜混到了被驅逐的下場。他喬裝打扮依舊護在國王左右,他是那個時代為數不多清醒又正直的人。

重點要說下三姐妹了。大家都看出來兩位姐姐的虛僞狡詐和陰險毒辣。尤其是在欲望的推波助瀾下,她們變的面目全非,互相傷害。我猜即使李爾王最後妥協,一個騎士都不帶,那他早晚也會陷入持續的折磨之中。

與她們完全相反的完美形象就是考狄莉娅。她不願用花言巧語奉承,卻被誤了一顆真心。和愛德加一樣被驅逐,又同樣為了李爾王對兩位姐姐發起反抗,最終不幸的被她們害死了。

考狄莉娅的死升華了真愛的靈魂,讓李爾王徹底醒悟,也加重了悲劇色彩。

看劇本還是要結合戲劇才會理解其中那麼多情感和細節,才能深切感受到雨夜中的絕望與嘶吼……

...

電影《李爾王》換成了現代場景,有些違和。但每個人表演都在線,可以看看。

最推薦伊恩·麥克萊恩主演的戲劇,更能将書裡的形象帶入到劇中,讓我沉浸式體驗《李爾王》的世界。

也不知道是不是原著内容看漏了,在茅屋中突然消失的愚人在這部劇裡給了一個交代。雖然痛心,但不意外。

...

《李爾王》留給人們的是對親情、愛情、友情、權利、生存與死亡的意義的思考。

我現在隻理解些皮毛,等我深入理解後,再來更新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