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歡迎關注輝兔的影音雜貨鋪公衆号)

1992年的一部老電影《殺妻奇案》,看到有網友說是根據真實案件改編,可惜沒搜到相關信息。仔細看了一下“謝伯德殺妻案”,好像案件細節對不上,可一些人物姓名和關系還很近似,或許電影是有借鑒的二創吧。

案件的奇特點并不是兇手有多變态,或者說殺人手法有多高明,相反非常簡單粗暴,直接近距離連射九彈。

之所以稱為奇案,推測主要原因在于嫌疑人殺人動機成立,兇器來源可查,但沒有确鑿的人證和物證。一切指證皆源自警方的邏輯推論,并以此進行審判,最終還是靠二審判定獲罪入獄。

...

這其實就要看陪審團更願意相信誰的論據了,或者随着時間的推移,輿論的導向能夠産生多大的影響力。特别是在嫌疑人精神不穩定的情況下,殺人的可行性會被大幅提高。

案件的核心人物叫邁克爾,是一位事業心不重的老師,收入平平,妻子瑪麗安總是在抱怨他本可以找到更高薪的工作。當他遇到年輕貌美且多金的卡洛琳後,兩人的婚外情一直藕斷絲連。

邁克爾最終還是選擇為了家庭與卡洛琳分手,但令他崩潰的是,瑪麗安早已出軌九年。如果兩人早點達成共識和平離婚,或許也就不會有後面的悲劇了。

...

案發當日,邁克爾六點半出家門,找了個借口與卡洛琳見面,期間瑪麗安在家被殺。經警方勘察确認,現場沒有強行闖入的痕迹,也沒有發生盜竊,更沒有找到兇器手槍。

因為法醫在死亡時間判斷上的錯誤,令約翰警司堅信兇手就是邁克爾。可當有證人确信七點還與瑪麗安通話後,調查開始出現了轉折。約翰又驗證了邁克爾的時間差,從保留球館溜回家再去餐廳見卡洛琳,時間上不允許。

那麼從情感上,最有嫌疑的人就變成了卡洛琳,她可以先去殺瑪麗安再去餐廳。為了能和情人在一起,殺掉唯一的阻礙,這個動機很明顯,手槍的來源也能被查證。

...

卡洛琳接受不了分手的結果,産生了瘋癫的行為。她威脅邁克爾的律師艾迪,去學校查邁克爾的行蹤,對邁克爾持續的跟蹤和騷擾,并設計誣陷邁克爾就是殺妻兇手。

這種愛而不得就毀之的心态,讓約翰确信她才是真兇,可苦于沒有關鍵證據,對其無可奈何。

最終卡洛琳一審結果為陪審團意見不一緻,二審被判25年終身監禁。不知道是不是字幕有問題,終身監禁怎麼還有年限呢?可以肯定的是,陪審團相信了警方的陳詞。

若是電影再補充一句,多年以後,警方利用法證鑒定确認兇手無誤,那就真是闆上釘釘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