影片近四個小時,漫長但不冗雜,鏡頭在娓娓道來地講述故事。全片核心講述的是少年尋找理想自我史,不僅是主人公張震,更有仗義而愛唱歌的小貓,前後變化大的滑頭,殺人後讀懂《戰争與和平》的哈尼,流離各處的小明等,不過恰好張震最終殺死了心中的理想罷了。
張震的理想自我是什麼呢?私以為有兩個具象化的人,一個是為人的理想,哈尼;一個是愛情上的理想,小明。
開篇第一幕交代了,少年的迷茫和軟弱常常以組團的形式克服。懵懂少年人除了上學以外,其實不太知道自己要做什麼,哪怕是玩,也是個模糊的概念,最終行為上的體現,是與同齡人之間的從衆。社團,對血氣方剛的少年們來說,是事業、江湖、熱血、義氣的代名詞,這種群策而動的組織,是從衆的羔羊最好的吸石。張震是好學生,他本人沒加入社團,抱着從衆和玩票的心理,張震就跟小貓飛機他們卷入了社團的風暴。全片前三小時圍繞社團篇幅裡,刻畫出張震充滿義氣,不懼威脅,是非鈞真的性格,為此他被滑頭威脅,被老師誤解也并未妥協。他開始摸索到自己的原則,此時哈尼出現了。
一個站過社團頂峰,殺人逃難的人,形象竟出乎意料的溫潤,和他一樣的明辨是非,甚至談及《戰争與和平》,幫助他人,和讀書不夠的感歎。社團的熱血江湖迷霧在此刻張震心中清晰起來。哈尼的一番話開始讓他擺脫從衆,開始思考自己要做的,為他後面遠離社團,奮力攻書留下伏筆。後來哈尼死了,張震全片唯一一次主動參加社團活動,在一堆血泊中質問山東:“哈尼是不是你殺的”。此番前去,想他或許求一個答案,自己的“理想自我”是否會被這個世界刻意的殺死。
若社團生活是被動的從衆,那對愛情理想的小明則是主動出擊。
小明亮相的鏡頭很有考究,低眉伸腿坐在醫務室裡,午後的陽光打下來,膚色白皙,穿過門框看過去宛如堂前的白月光。這應該就是張震的視角,首次邂逅就給他留下個潔白,我見猶憐的形象。
張震為了她主動首次動手打人,音樂班面前的激情表白,最後為了她決裂小馬。可見愛意真切,但他愛的其實是自己心中純淨,可憐,沒有安全感的小明。真實的小明從來非此。
張震沒正面接受過真實的小明,哪怕中途聽見許多傳聞,也都當成流言蜚語。直到偶遇滑頭,得知小明和好兄弟小馬有染。心中大驚,連夜找小馬,但潛意識為仍其開脫,以為是小馬的豪氣取悅了她。他當掉手表,學着小馬約會小惠,既是報複小馬,又是自我證明,自己也能像小馬一樣,直到小惠說出了真相。
張震從來看不起水性楊花的小惠,小明卻更甚小惠。“媽的,你真的假的都分不清,你還拍什麼電影,草泥馬!”,如夢初醒的張震既在痛罵導演,又在罵自己。最後一幕,心存幻想的張震還提着拯救的名義示愛,不曾想小明回應和小惠如出一轍,冰冷而鋒利。自此,壓垮駱駝最後一根稻草出現。一怒之下,白刀見紅。衆目睽睽之下,張震親手殺掉了自己的理想,自己的白月光。
最後,少年心中兩個理想自我都死了,他在警察局歇斯底裡。他被帶走後,女警官擦幹地上的血迹,擺好桌椅,一切如舊,好似沒事發生過。
少年尋找理想自我史,失敗了。
© 著作權歸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