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1002《山花爛漫時》教你怎麼拍主旋律人物傳記片,主旋律人物一定要苦大仇深艱苦悲情嗎?這樣的電影怎麼會讓人産生成為這樣的人的沖動呢?宋佳演的張桂梅當然是艱難的,但更是堅韌的樂觀的志存高遠的尤其是聰慧的甚至有點狡黠的,是讓人信服的共情的喜愛的從而油然而生敬意的,讓人想到《能文能武李延年》,讓人相信主創是做過很多功課的深入了解過的,其實張桂梅的故事可講的很多,23集不是太長而是太短了,主創沒有像傳統主旋律片那樣聚焦主角的苦難悲情和不畏艱辛,而是讓張桂梅像屠龍勇士那樣打怪升級,這已經被《山海情》證明是屢試不爽的創作方式,當然還是要以真實為基礎而不是純爽文,這其中的創作尺度考驗編劇的功力。看到那些大山裡的女孩子從14歲被三萬塊錢賣掉嫁人生子到考上名校實現人生翻天覆地的逆襲,那個時長在谷雨老家與谷雨同時出現的女傻子意象編劇設置的實在太巧秒了,她就是沒有被張桂梅拉去上學而是草草嫁人的谷雨,一句“我男人不是我克死的”信息量實在太大了,女傻子和考上名校的谷雨的對比是對張桂梅之偉大最好的诠釋,這樣的張桂梅實在是太少了,不光是華坪需要這樣的人,我相信更多的悲劇發生在大山裡,張桂梅更重要的作用是讓人們更加關注貧困失學女孩,從而減少悲劇的發生。看完不由自主想去看看《我本是高山》,哈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