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繼續沉溺在自我創造的幸福泡泡裡,

還是說,突然有一天,你會意識到:這一切都不是我想要的。

我想從這個立意來看,這部影片并不适合年輕人。這類想法多出現在“滿足”的中年生活當中,可能35歲之後觀看,更能體會年齡帶來的焦慮與困惑。

除此之外,還有它冗長緩慢的節奏,甚至還出現“音不同畫”、大多沉默的片段(後來看導演采訪,說是故意這樣設置的),然而這卻讓人感到無比的吸引,生活就是這樣的——影片拍攝地設置在“過季”的布列塔尼,一反印象裡的碧海青天,這座在法國最西端的半島,格外顯得肅穆。空落的街道、明顯已經枯萎的植物、渾濁的沙灘,而隻有海浪是像女主青綠色眼睛的琥珀。讓我依稀覺得是出現在候麥《夏天的故事》裡的那個海岸,但故事主角的年齡、心态、甚至是情愫卻是完全不同的。

吉約姆·卡内的表演不着痕迹,甚至符合我對他的一貫想象,我對他的了解不多,但正如這部片子展現的:家喻戶曉的明星,實則平庸而無法突破的演藝事業,最深的印象就是“自我為中心”。是的,這個角色就是和他很貼,過往的影片裡也是絕對的男一号,很難不是ego很大的人。

而這種自我強大的男人,也遇見了生活裡的缺口,“中年危機”是陳詞濫調。影片聚焦在所以他缺失的哪一塊,遺落在哪裡呢?通過幾次與女主的見面談話、幾個小風波的“碰撞”,我們了解到這樣一個平庸無奇的故事:早年間一對沒有好好告别的戀人,或多或少地造成了女主心裡的“傷痛”與“脆弱”,比如她深愛鋼琴卻無法公開演奏、比如她有很好的家庭生活卻在丈夫轉身時緊皺眉頭。而這一切,男主最初否定着,甚至覺得不過是自己的抑郁傳染到了她身上,他瘋狂汲取養分,直到發現兩個溺水的人,終究無法得到幸福。最終他非常認真而莊重地道歉,那些傷痛不是消失了,是啊,隻是過季了,不必争吵得面紅耳赤、大聲叫嚷也可以平靜地說出來了。

——這一點上我是佩服女主的,她很自然地、坦誠地,甚至說是非常有勇氣地述說着過去的遺憾、為自己帶來的打擊,并為之付出行動。她主動邀約,兩個人從Alice裡的訪談影片裡,我認為是找到某種觸動,試圖建立連接。女性用溫暖包容的内核與身體擁抱了這個男人,然而男主其實在最後的電話裡才透露着自己事業與生活裡的落魄,要麼我怎麼說呢,對他最初和最深的印象就是”自我為中心。”

結尾就像一個開始。男主予取予求,然後離開(或許他們一起離開了?),因為眼見着女主還在車裡哭着說一些什麼,但依舊進尾聲音樂了。道路在延長,海岸的植物和風在肩膀後面倒退,然而這裡不适合做夢,就像是男女主最後落于real life的結局,就像是傷痛如同經過的孤單街道一樣的幽靈,它過季了,不美麗了,不真實了,但它還有餘溫。

*後期看了一下導演的采訪,出乎我的意料,他說想表達的是一種積極的情緒和祝願,是希望想要擺脫生活困境的人能夠勇敢地踏出那一步——怎麼說呢,我基本定義此片是憂郁的美麗的情感小片,沒有想到他的用意是這麼光明的。但也許,這一次後,男主和女主的生活都能像真正的布列塔尼一樣,碧海藍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