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演义》中的刘皇叔,凭借着自己宅心仁厚的老板名声,创业道路上一路招徕了无数人才。从“桃园三结义”的关张,到“三顾茅庐”的诸葛,甚至还有果断跳槽的赵云、主动应聘的徐庶、猎头挖来的庞统等。大部分人投靠刘备后,都是心无旁鹜地为老板效力。唯有某小人张松,怀着一腔鬼胎投奔刘备,下场自然也是人鬼殊途。

张松是个侏儒,长的也比较矬,但记忆力不是一般的好。刘璋派他出使曹操时,他就心怀不轨,欲出卖刘璋,献出益州,以图得高官厚爵,不料曹操以貌取人,对他不甚礼遇,最后甚至将他乱棍打出。受了此等委屈,张松之心便不再向着曹操了,于是便着眼寻找新的主公,恰巧刘备有取蜀之心,且对他十分礼待,张松这才感恩戴德地献出益州州县图,并答应作为内应。可见张松应该是个贪图功名利禄的小人,谁对他好,便跟谁,把那个暗弱的益州牧刘璋给卖了。

根据古代传统道德礼仪来看,张松应是个不折不扣的小人,见利忘义、卖主求荣。只因罗贯中的《三国演义》是以尊刘贬曹为主题思想,所以凡是站在刘备这边的人,读者都会以一种正面的眼光去看待他,也不管其人品如何,因为在读者心中,刘备方就是正义之所在。故张松虽然人品低劣,我们还是为其感到惋惜,只因他为刘备取蜀立下大功。
难道刘备真的不知道张松人品低劣?非也,且看从双方初会到次日送别,张松屡次想提起献图之事,都被刘备言语挡了回去,只用招牌式的眼泪感化对方,终于让张松沉不住气,主动拿出地图献上,双方这才大喜过望。大概,刘备真心想要的,只有那一纸地图,而非眼前的人。

张松之死更是小人得志的笑料,如此重要秘密的信件不好好保管,却被兄长张肃轻易发觉,于是上报刘璋,招致杀身之祸。结果,原本还梦想飞黄腾达的张松,却是机关算尽太聪明,反算了卿卿性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