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國演義》中的劉皇叔,憑借着自己宅心仁厚的老闆名聲,創業道路上一路招徕了無數人才。從“桃園三結義”的關張,到“三顧茅廬”的諸葛,甚至還有果斷跳槽的趙雲、主動應聘的徐庶、獵頭挖來的龐統等。大部分人投靠劉備後,都是心無旁鹜地為老闆效力。唯有某小人張松,懷着一腔鬼胎投奔劉備,下場自然也是人鬼殊途。

...

張松是個侏儒,長的也比較矬,但記憶力不是一般的好。劉璋派他出使曹操時,他就心懷不軌,欲出賣劉璋,獻出益州,以圖得高官厚爵,不料曹操以貌取人,對他不甚禮遇,最後甚至将他亂棍打出。受了此等委屈,張松之心便不再向着曹操了,于是便着眼尋找新的主公,恰巧劉備有取蜀之心,且對他十分禮待,張松這才感恩戴德地獻出益州州縣圖,并答應作為内應。可見張松應該是個貪圖功名利祿的小人,誰對他好,便跟誰,把那個暗弱的益州牧劉璋給賣了。

...

根據古代傳統道德禮儀來看,張松應是個不折不扣的小人,見利忘義、賣主求榮。隻因羅貫中的《三國演義》是以尊劉貶曹為主題思想,所以凡是站在劉備這邊的人,讀者都會以一種正面的眼光去看待他,也不管其人品如何,因為在讀者心中,劉備方就是正義之所在。故張松雖然人品低劣,我們還是為其感到惋惜,隻因他為劉備取蜀立下大功。

難道劉備真的不知道張松人品低劣?非也,且看從雙方初會到次日送别,張松屢次想提起獻圖之事,都被劉備言語擋了回去,隻用招牌式的眼淚感化對方,終于讓張松沉不住氣,主動拿出地圖獻上,雙方這才大喜過望。大概,劉備真心想要的,隻有那一紙地圖,而非眼前的人。

...

張松之死更是小人得志的笑料,如此重要秘密的信件不好好保管,卻被兄長張肅輕易發覺,于是上報劉璋,招緻殺身之禍。結果,原本還夢想飛黃騰達的張松,卻是機關算盡太聰明,反算了卿卿性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