沒看過原著,
不知道哪些是原畫哪些是原創,
單純從劇版表現出發。
個人覺得喪屍卡牌遊戲的設置是非常符合邏輯的,
反轉、解法、人性表現各方面都在線,
那些有些人覺得的BUG,尤其是【麗】的做法,我覺得有必要解釋一下,有點燒腦請大家慢慢看。
首先看看遊戲設定(隻挑重點,其實點數赢不赢不重要)
①每隊有一個初始喪屍,打出喪失牌就能感染;
【言外之意:喪屍必須感染别人才能活;喪屍可以隐瞞身份】
②槍牌每個人都有且隻有一張;
【言外之意:打出槍牌後,被感染的幾率會激增,不能輕易使用】
③疫苗牌随即分配,看屏幕演示大概隻有五張(不确定,也不重要)
④陣營人數多者勝出。
不從上帝視角來看,當遊戲者看到這樣的設定後,首先會想到什麼呢?——喪屍是少數,人類是絕大多數,隻要控制喪屍數量,就能穩赢。
其實遊戲最簡單的解法,就是把所有人變成喪屍,或者所有人坦白身份,疫苗人拿疫苗把喪屍治愈,皆大歡喜。
但是這兩個解法放在遊戲者身上,你會心甘情願地選擇變成喪屍嗎?或者心甘情願地拿出疫苗牌來治愈别人嗎?尤其是遊戲開始幾輪,喪屍有被直接打死的風險,人類占絕對數量,放任何人身上,都會首先想着保持人類的身份來赢,還有疫苗的設定,會加強【要保持人類不被感染】的初始印象。
所以這個遊戲規則就會被解讀成這樣:
喪屍為了活命,肯定會不斷感染别人,但由于害怕霰彈槍,每次打牌都戰戰兢兢的,如果沒有辦法準确揪出誰是喪屍,那人類就麻煩了。加上遊戲設置給了一個【人類不能被感染】的初級印象,所以人類必然要想辦法控制喪屍蔓延,保持最終人類是大多數,所以人類要做兩件事情——
①确定誰是喪屍;
②籠絡更多的疫苗。
因此——
喪屍肯定不會輕易暴露自己是喪屍的身份,要想知道誰是喪屍,隻能讓被感染者指認,所以需要營造一個【信任圈】,讓被感染者主動暴露自己喪屍的身份,交換條件就是會用疫苗治愈他們;那喪屍可以選擇不加入自己“獨美”嗎?也不可能,因為你不感染别人就會輸,感染别人就會暴露自己然而被槍,所以喪屍隻能選擇加入這個【信任圈】。
這其實就是麗提出的設想,在前期看來的确是完美的解法。
可這解法必然會崩潰,為什麼呢?
因為當遊戲進行到後幾輪,這個信任圈會發生兩個微妙的變化——
①團體确認了越來越多的喪屍,為了穩赢,就會開始挨個擊殺,以絕後患,甚至那些主動暴露的喪屍,也不一定能得到疫苗,殺了不簡單?
②一旦團隊開始擊殺喪屍,那些被感染的人,就不敢再說出實情。
③一旦有人隐瞞的事暴露(哪怕是想要隐瞞),信任圈就會完全崩潰,人類岌岌可危。
到此,遊戲的發展都非常符合邏輯——或者說,沒有除此之外的其他發展方向了。唯一可以說是BUG的,就是麗一開始就自爆了喪屍+疫苗的身份,卻沒有被關起來,甚至信任圈崩潰了才發現。
到此,遊戲進入了最後幾輪,大家突然發現——
到底有多少人類?到底有多少喪屍?到最後關頭竟然完全成了未知數。
那麼這個時候最好的解法,就是趕緊把所有人都變成喪屍,因為喪屍感染最快,可以在最後幾輪呈指數級增長。
其實我沒看出來,男主在遊戲中段【信任圈】部分到底發揮了什麼作用,姑且就當作他早就看出【信任圈】遲早崩塌,所以一開始就隐瞞了喪屍身份,還秘密将幾個要好的都變成了喪屍,大家都隐瞞下來(我想說這幾個萍水相逢的朋友還怪信任的,算小BUG,可能被男主說服了吧)。
最後幾輪,信任圈如願崩塌,男主和幾位朋友開始說服和感染别人,在最後關頭超過了人類數量,總的來說,這個遊戲邏輯沒有崩塌,反轉得當,也突出了人性的複雜,沒有許多人說得那麼不堪。
還有一個地鐵遊戲,編劇簡直是将一把好牌打得稀爛。
下一篇,我就來說說地鐵遊戲的重置玩法+解法,這個遊戲其實也可以非常有邏輯和精彩。
感謝大家的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