聽聞本片是恐怖片大師溫子仁的新作,于是我乘興看之,然後又一次敗興而返。
為什麼我要說又呢?
因為這幾年和溫子仁沾邊、但又不是他親自出馬擔當導演的電影,比如安娜貝爾系列、修女、招魂3等等,口碑似乎都不盡如人意。
嗯……果然溫子仁對這些影片的貢獻,就隻是挂個大名吸引路人方便多賣點電影票促進票房的吧?
其實嚴格來說,電影前中段的表現都還行,雖然AI機器人自我意識覺醒然後反殺人類的主題非常老土(就這還讓電影裡的玩具公司CEO大衛驚呼這是自汽車以後最偉大的發明,我表示喵喵喵??朋友您是把計算機這個發明給忘了嗎?),仿佛就是把《黑鏡》或《愛死機》裡随便一集的概念拎出來、加長為沒什麼新意可言的電影版。
但老土歸老土,前半程的觀影體驗至少叙事流暢不難看,演員演技氣氛均在線。
可自打電影後段的劇情準備開發布會以後,戲裡戲外俨然都成了一場混亂的災難,觀感令人失望。
先來說說本片的故事吧。
電影講述了某玩具公司研發專家傑瑪,她的姐姐一家人因為車禍意外身亡,隻留下侄女幸存,作為阿姨的傑瑪于是肩負起了撫養人的使命,照顧這位心理創傷嚴重的小侄女凱蒂。
在和這位郁郁寡歡的凱蒂相處交流過程中,傑瑪創作玩具的靈感被激發,完善了她之前不被公司認可的原型機器人,制造出了一個專為陪伴兒童而生、無所不能的新型人工智能玩具娃娃——“梅根”。(看多了黑人兄弟短片的我已經有梅根PTSD了,每次一聽到“梅根”腦子裡就會自動響起“安追”的聲音,誰懂?)
梅根——簡單來說就是一個一比一等身大的兒童版芭比娃娃,長着一張充滿恐怖谷效應的臉,擁有人工智能操作系統,類似現在流行的CHATGPT那樣,可以完全模拟人類的姿态,對兒童給予各種問題的回應和生活指導、陪伴玩耍。
總而言之,電影裡宣稱——“隻要小朋友擁有了梅根,就再也不需要其他玩具了!”,玩具公司CEO甚至還YY着能用這個劃時代的的玩具幹爆孩之寶之類的玩具公司巨頭。
呃,不過對這句宣傳語我怎麼就那麼不信呢,對小朋友而言,梅根的存在隻是多了一個無微不至關心你的24小時貼身小夥伴,但即使有小夥伴,小朋友們還是一樣要玩别的玩具吧。
什麼樂高變形金剛遙控賽車農藥吃雞遊戲機,梅根好像哪樣也取代不了啊,能被她取代的,隻是那些不負責任、對孩子疏忽冷漠的父母罷了。
凱蒂和梅根配對後,雖然梅根的表情和單調的人工合成語音都堪稱詭異,有種賽博女鬼的美,但兩人的友情還是急劇升溫。
期間,凱蒂的手被鄰居家的狗咬傷了,為了替主人複仇,以及在接收到了各種信息後逐漸成長、培養出了自己(扭曲)的意識與生死觀,梅根連夜将隔壁鄰居家的狗子殺了,掩埋在後院。
殺戮一旦開了頭,就沒完沒了了。新的受害者連續誕生,兇巴巴的隔壁老太婆、學校戶外活動的Little Bully熊孩子,都成為梅根的手下亡魂。
我至今仍然不明白,為什麼玩具公司開發人員要給一個專門為兒童設計的陪伴型玩具添加這麼強勁的力量?單手就能把成年男性舉高高捏爆的巨大握力,超強的平衡能力和令人印象深刻的速度、反應力——你們在做的真的是什麼玩具而不是什麼軍用機器人嗎?還在玩具公司浪費什麼才華,馬上去美帝國防部報到好嗎?
最離譜的是,這梅根的開發人員僅有3人,大概就是主工程師+軟件開發+硬件工程師三個人的配置,他們還得一邊瞞着老闆,沒有别的支持,用僅僅10萬美元左右的經費就打造出了這麼個跨時代怪物,對此我隻想表示:波士頓動力真是弱爆了。
另外,梅根這張怎麼看都很陰森邪氣的臉,電影裡的玩具公司扪心自問下,作為兒童玩具真的有可能賣得出去嗎?别說小朋友了,就連一介大人的我大半夜不開燈的時候忽然看到,估計都會被吓出心理陰影了。
其實這類人工智能早教機器人,現實中也已經有類似的了,比如Embodied出品的社交機器人Moxie。
不過它們一般都是做成Q版或二次元形象的,否則除了恐怖谷效應以外,把它們做成和人類近似的仿真體型、矽膠皮膚……我覺得更多人可能不會把它當成兒童玩具,而是會開發出别的不可描述的成人用途吧,害~人類啊。
算了,不吐槽這些現實的設定了,否則整部電影都沒法好好看了。
在梅根屢下殺手後,傑瑪也開始察覺到了異常,她排查了梅根的攝像頭和GPS數據,發現這些數據都莫名丢失了。傑瑪心中隐隐約約察覺到了梅根的危險性,但公司發布會召開在即,也隻能帶着梅根硬着頭皮上陣。
如果說電影前段還屬于一闆一眼的驚悚片,從這裡開始,電影突然走向情節崩壞,仿佛是為了趕着掐點下班一樣,編劇開始放飛自我,讓電影在一團混亂裡草草收場。
劇情裡烘托已久的新品發布會,原本以為會有什麼戲劇性的展開,結果因為梅根忽然暴走大開殺戒,說不開就不開了;玩具公司老闆大衛,和梅根也沒什麼仇什麼怨的,恰好在走廊裡相遇了,看她跳了一段非常鬼畜的舞蹈以後(很難理解機器人當時的精神狀态),就被梅根用一把裁紙刀捅死了,完全不知道這個倒黴蛋存在的劇情作用是什麼;另一位受害者小助理,電影前段講了他偷取公司商業機密轉給其他公司的事情,似乎是個了不得的伏筆,最後還是一樣被一刀做了,那麼他竊取機密的劇情意義何在?話說回來,梅根為什麼能知道他就是盜取公司機密的人這件事?
總而言之,這個最初隻是作為兒童陪護用被誕生出來的實驗性機器人,忽然間就随着劇情需要,變得像《終結者》裡的天網一樣近乎于神了,她無所不知,可以侵入網絡、瞬間黑掉各種電子設備、模拟人聲、使用武器、自動駕駛汽車、殺殺人跳跳舞,簡直是萬能的存在。
血洗玩具公司後,機器人開車殺回傑瑪家裡,與傑瑪和凱蒂展開最後的大戰。
我們這位無敵的機器人梅根,開發者似乎完全沒有考慮到戶外場景的防水性能,被傑瑪潑了一杯水以後腦子就有點短路,然後凱蒂借用初号原型機的力量,終于制住了梅根。最後再出現恐怖片最常見的一波三折老套路——“你以為反派已經挂了,結果她忽然又蹦出來展開反擊”。
好一番折騰後,梅根終于徹底報廢,傑瑪和小侄女打開家門,迎來了恐怖片裡永遠都要等到事件結束才登場的警察們,一臉雨過天晴後的釋然模樣,差點都讓人忘了這機器人就是她自己研制出來的,不管怎麼樣傑瑪都要為這起血案擔起巨大責任而背鍋的。
最後的最後,傑瑪家裡的攝像頭自動轉了一下,意味着梅根的人工智能意識可能已經上傳到網絡上去,不再受機器人軀殼的桎梏,而可以控制任何聯網電子産品了,人類将面臨更大的人工智能潛在危機……如果有續集的話。
至此,本片就以失控的節奏草率結束了,傑瑪如何收拾這個爛攤子,凱蒂為何能忽然間走出陰霾,梅根突然失控反人類的動機與終極目的是什麼,通通都在不明不白裡落幕了,讓你很難去評價這一部電影的主題和意義究竟是什麼。
作為科幻片,本片的概念過于老土俗氣。
作為恐怖片,本片的驚悚指數實在一般,估計沒有幾個人會被這電影給吓到。
作為親情片,直到最後我也沒感覺到傑瑪和侄女凱蒂的關系有什麼得以升華成長的點。
無論哪一點都隻是淺嘗辄止的試探,最後的結果就是一部定位模糊的四不像電影,給人的印象非常平庸。
可能是因為這部以人工智能為主題的電影實在太淡而無味了,我都開始懷疑劇本是不是由人工智能自動生成出來的,這麼一想後,我把幾個關鍵詞塞給CHATGPT,讓它自動生成了一部電影大綱,乍一看也挺像那麼一回事,水準差距并不大。
這些年好萊塢在電影編劇上的衰退實在太明顯了,再過幾年編劇這行被人工智能給取代了似乎也不是件不可能的事。
想想如今都已經是2023年了,當電影主創們想到“人工智能”這個概念時,還是在套用上個世紀中期流行的機器人反叛人類的那一套陳舊概念,似乎人工智能意識覺醒後,永遠會走上和人類不共戴天的道路,真是非常的缺乏想象力。
這其實是一種最偷懶的創作思維體現,其實就人工智能的潛力和未來作用的探讨,還有非常多的空間,例如AI對人性和制度的影響、人機共存後社會形态的新可能性……但很多電影裡,人工智能被塑造得過于像“人”,而顯得不是那麼“智能”,它們的形象更像是個冷血無情的機械殺手,而非思考能力、意識形态完全迥異或淩駕于人類的異質存在。
當然我也知道自己太過強求,畢竟這部電影又不是《銀翼殺手》,要在這麼一部量産型的商業科幻驚悚片裡找到對未來科技的深度思考,無異于在《小時代》裡尋求人性的哲學,反正大家看個樂子就完事了。
隻是這部電影連給觀衆點樂子的基本要求,似乎都不太能達标。
所以溫子仁,你嘛時候再親自導一部正兒八經的恐怖片出來呢?或者他的好基友雷·沃納爾也行啊,他的《升級》就是我個人很喜歡的一部娛樂性十足的科幻驚悚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