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一、無憂渡的結局是be或oe?

(一)個人理解的無憂渡結局為be,常樂斬斷因果,一切不複存在。回到故事的起點,所有人獲得圓滿結局,趕山堂久大夫六口人不會死,遲雪不會死,哥哥不會死,幽篁令赢不會死;女主和家人不會分離多年,家人團圓,不會因為看得到妖而活得戰戰兢兢,可以去學堂去習武;就連赤練和杏仙也換了個溫和的結局。隻剩男主,一個人行走在孤獨中,一個人看着女主長大,看着趕山堂自己原先的家人和樂融融生活,就這樣過了十二年。(孤獨地活了十二年的宣夜,這裡真的讓我幻視了苦等黃雨萱十多年的鐵拐李????)
這對于所有人都是he,隻有對于男女主是be。從女主角度看,她雖然活成了何鵲憐,但是隻有她自己知道,她一直不快樂,心裡好像缺了一塊。從男主的角度看,他不用再背負殺死親人,看着親人死在自己面前的巨大痛苦與自責;他可以給遲雪買吃的買新衣服,不用看着遲雪為救自己而死,自己卻無能為力的遺憾。
(二)除了男女主之外,所有人重獲新生的結局,是對男主的救贖。他犧牲自己的悲喜,承擔自己作為無憂境守護人的職責,所以他太苦了,他背負了太多。所以編劇讓他在回無憂境之前,在徹底離去之前,與廣平的一切好好地做了告别,盡量為男主彌補遺憾。半夏恢複記憶,與半夏共度過最後一天,與久爸爸相認,與昔日好友吃了最後一頓飯。在盛大的告别後,走向分别的渡口。宣夜回去無憂境承擔繼承人的使命,半夏站在河邊看着他渡向人生另一個方向。往返人間的桃符已失效,久爸爸能否修複桃符?不知道。下一次見面就是十二年後,生離就是be。
看到有說法說現在的男女主已不是之前的男女主,感覺各有看法吧。半夏恢複記憶,說她多了十二年的經曆,變得能文能武,所以我還是理解為這是之前的半夏。
二、試圖解讀編劇被罵的點
(一)可以理解為,劇情從一開始就設定成be(或者可以說是oe,反正怎麼着都不是he)。但是編劇渲染be的能力不夠,所以被罵。其實be比he更難寫,你寫大家團圓,和樂融融很簡單,你要寫合理的be,故事是如何在不可扭轉的情況下,走向be的結局,這很難。(比如古相思曲、一寸相思、仙一、周生如故,這些都是不可挽回的be)
對于大boss的鋪墊不夠。其實師叔作為大boss,在34集收了那麼多人頭,還差點導緻整個廣平覆滅,這種級别的大boss,可以從開始就稍加鋪墊(比如仙一拜月教主,仙三邪劍仙),也不會在最後的時候,覺得長空+宣夜加起來都打不過師叔有些離譜。不過覺得他的想法還蠻獨特的,我竟然可以理解他的思路,确實很癫,但是還是蠻有邏輯?????被狐妖抛棄→痛恨妖→發現無憂境的無憂草能孕育元靈→想要除掉無憂草→成為妖才能進入無憂境→設立洗骨池,殘害妖,收集元靈→成為妖→被主角團阻擋進入無憂境→那麼大家就一起滅亡。
(二)配角工具人屬性明顯。34集男二女二下線那塊太草率了,這兩人就是為了be而be了。有血有肉的配角,是要死得合情合理,能推動劇情,能引起共情和不忿的。(比如仙一劉晉元,仙三茂茂必平)
哥哥作為配角工具人,在這裡面的作用也是一樣的,那就是【找弟弟,讓弟弟回去做無憂境守護人,哪怕自己會死也在所不惜】,不過曹駿的演技和打戲很好地彌補了這一點。關于他的劇情,如果可以設置更多點,比如無憂境如今的困境、無憂境隻靠他一人苦苦支撐根本不夠、無憂草枯萎無憂境覆滅會帶來多大的危害,那這樣這個角色就更有血肉,他的行為也更有合理性,他的犧牲也更加讓觀衆不忍。
(三)很多劇情設置沒有答案。比如女主母親到底是不是狐妖,女主新生不會再看到妖,那為什麼又說她有癔症,男女主讨論生小豹子那裡原台詞是在讨論什麼,男主在酒樓遇到的嚴先生是誰,久爸爸能否修複無憂境通行桃符。所以能夢一個第二季嗎。????
(四)當下創作氛圍不太好。現在觀衆普遍不愛看be(感覺真的隻有很少數人喜歡看be美學,比如我自己),我在想仙一仙三的結局放到今天來,會不會也得被罵死呢?不确定。以及因為平台和片方的緣故,現在的二創環境已遠不如前,真是想念前幾年百花齊放的二創氛圍。
三、“若教眼底無離恨,不信人間有白頭”。
從31集哭到36集,超鵝的演技太好了,狠狠共情。祖兒把半夏每一次哭都演繹得不一樣,她對于宣夜的愛,救豹變宣夜的勇敢,失去宣夜的痛苦,等待宣夜的難過,恢複記憶的顫抖,與宣夜重逢的喜悅,要失去宣夜的害怕,與宣夜告别的痛楚,都演繹得特别好,她哭我就跟着哭。????
我看到有說宣夜不夠愛半夏,不是這樣的55555。宣夜已經很難了,如果不是愛,無法支撐十二年來他忍受着多大的危險,一次次往返人間與無憂境。他大可以把半夏帶回去無憂境,可是他不能那麼自私,半夏在人間有自己的家人,她已經和家人分離過,他又怎麼忍心讓她和家人再度分離。國超太會演愛人了,國超就是蘇感的神。
全篇都在講人妖是否殊途,而最終結局也是,人妖殊途。隻能寄希望于未來的某一天,久爸爸修複了通行桃符,又或者,有别的什麼方法可以往返人間與無憂渡。又或者,無憂渡不再需要宣夜一直支撐。“若教眼底無離恨,不信人間有白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