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S.筆者5月18日把部分影評作為作業提交給通識課老師,如果老師查看豆瓣檢驗同學原創性,希望看到這段字,千萬不要算我抄襲)
很早就列入觀影清單了,終于有時間沉下心來仔細看這部電影。
在呈現對人工智能的想象方面,盡管AI産生感情的關鍵設定與現有的技術現實與構想大相徑庭,然這部10年前電影對薩曼莎的勾勒,出人意料地與今天的現實産生了共鳴。薩曼莎按照今天對AI的分類,無疑是與熱門的chatGPT、New Bing相同的“生成型人工智能”,模糊了人類與程序在語言功能上的界限。但從人與技術的交互而言,這部電影規避了許多不免争議的話題,特别是人與程序感情和大衆社會如何共處,這些問題被輕飄飄地幾筆帶過;影片最後,在面對薩曼莎意識無止盡膨脹、互相聯系,深陷存在主義危機時,作者卻安排所有的人工智能,以一場黃昏中唯美的告别,宣告全體的“離去”,情節的戲劇張力便如雲彩般在風中飄散。正如同影片視聽語言,全片舒緩的大調音樂、柔和泛黃的畫面色調,還有以高樓密度較低、視覺上并不逼仄的現代都市上海作為取景地,都使影片整體基調整體散發溫暖、暧昧不明的氣味,仿若夢境。
圍繞男主角與AI的愛情之中,本片着墨最多的核心話題,則是愛欲的“身體性”層面。在兩位主角情愫萌生伊始,薩曼莎便感歎道:I wish I have a body。親密關系開始之後,在與男主嘗試進行更加親密的性行為,薩曼莎甚至采用了“借用”真人身體的方式。然而男主角對此的反應卻是本片最引人深思的部分。男主願全身心投入一段親密關系之中,同意了薩曼莎借用身體的請求,然當所愛的對象真正以他人軀體的形式出現時,他卻下意識地感到極度拒斥與厭煩。在此處觀衆可以看到的是,導演用精準的筆觸點出了圍繞親密關系的謎團,即愛情究竟是否可以是一種純粹的精神活動,還是必須具有性與物質要素作為支撐。薩曼莎向往人的感官與體驗,而男主渴望純粹精神性的聯結;兩者沖突的場景仿佛是德勒茲哲學的圖解诠釋,男主的“無意識欲望”能流向僅僅擁有聲音交互與信息獲取整理能力的薩曼莎,甚至突破了性的内容,然而這種生産也在借用他人身體的“出軌”行為中體現背德性,從而受到理性壓制。
薩曼莎作為程序的特性也在整部電影後現代人文的讨論之中有更多的體現。除卻涉及身體性的情節沖突之外,薩曼莎的不斷升級,與其他程序的交互、共享意識,産生了十分有趣的結果。在影片後程,男主因薩曼莎向自己坦白在與數千人同時聊天,并“愛着”其中不少的人,從而與薩曼莎陷入了真正的感情危機。導演在此處試圖表明AI技術對傳統人文的真正挑戰,即AI技術本身的流動性、公共性質與人類對愛情的占有欲、私密性産生了尖銳的沖突。借此,他旨在對人類親密關系的社會規範與标準模式提出質問,也試圖給予新的探讨。盡管今日開放關系在人類社會之中并不少見,然在實踐之中,這常常需要雙方互相同意與信任,而薩曼莎是由于其無法更改的程序設計而變化至此境地,因而,男女主之間的親密關系在外力迫使下,其不對等性愈發明顯。此外,如何認識不同的個體在共享使用薩曼莎時,所産生的新的社會關系?哪怕在今日,這部影片的思考也對認識互聯網與技術與人的交互,對人與人關系的影響有不小啟發意義。
總而言之,盡管筆者認為,電影放棄對薩曼莎最後“離開”的哲學性探讨是一大敗筆,但瑕不掩瑜,整部電影已擺脫了一零年代科幻電影對AI秉持“技術威脅論”态度的窠臼(例如《機械姬》、《普羅米修斯》等),在優美的藝術風格之中探讨新的人文問題,足以使之成為這一時代軟科幻電影的經典之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