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是一部反直覺的電影。

電影裡有句台詞說,拳擊是一種逆向的運動。

你想向右移動,就要先扭動左腳踝;想要向前打出一記重拳,你必須先後退一步。

你要學會違背身體的自然本能,咬牙去忍受疼痛。

要打中别人,就得先學會挨打。

挨很多很多的打。

在某種意義上,這逆向的理論不僅劇透了電影,也劇透了生活的本質。

無常的,才是人生。

沒有邏輯可言,卻慘然得真實。

電影的片名和前半段欺騙了我,讓我一度以為這是一部《洛奇》式的電影。

從無名街頭裡崛起的大齡女青年,嚴厲卻不失溫情的鐵血教練,天将破曉前的晨練鏡頭,永不放棄的體育精神與熱血感染力。

是那種很典型的運動電影路線。

她從不被所有人看好,到站上萬衆之巅,飽含美式英雄的主旋律。

但從瑪吉被藍熊一拳偷襲擊倒、砸向場邊那張該死的闆凳開始時,我的胃也像是被這部電影重重毆打了一拳。

運動生涯就此斷送也就罷了,瑪吉的命運比我所能設想到的殘酷故事還要更加黑色。

脊椎斷裂,高位截癱,腿部壞死截肢,從此隻能靠呼吸機維持生命。

命運像是一個不好笑的殘忍玩笑,總讓人覺得特别不公。

她明明距離成功,隻差一步,隻差一次回頭。

而比所有人更難過痛苦的是瑪吉的教練,如師如父的“Boss”弗蘭基。

名為人生的拳擊手,是如何将他擊倒的?

家人的背棄冷落,多年愛徒的辭别,付出一切心血造就的“莫什庫勒”的倒下,就像長夜裡僅存的幾盞蠟燭在人生末年時逐一熄滅,令人心碎。

這裡不得不說,克林特·伊斯特伍德的演技實在太好了。

他的眼神、他的身形,他隐現在黑暗中臉上刀刻一樣的紋路,即使什麼也不用說,他光是站在那裡,你都能感受到一個男人是如何由歲月與苦難澆築而成的。

所以我一直認為,他沒有拿過奧斯卡影帝,不是他的遺憾,而是奧斯卡的遺憾。

為了讓這故事更充滿摧毀性,電影還安排了瑪吉吸血鬼一樣的原生家庭的戲份。

當女主躺在病床上,連手指都無法動彈地虛度慘白光陰時,她的家人們卻在環球影城玩樂。

當他們讓瑪吉用牙咬着簽字轉移财産時,我看見了什麼是人性卑劣的下限。

還好瑪吉沒有簽字。

她終于看清那些面孔的肮髒醜陋,選擇讓爛人們于無底泥潭中自生自滅,我才能稍微輕吐口氣。

可那又能如何呢?

即使一時解氣了,好人依舊于長夜時無聲而殁,惡人仍在青天下昭昭而行。

我們憤怒,因為我們知道,這個世界不該是這樣的。

我們麻木,因為我們也知道,這個世界就是這樣的。

電影裡,廢鐵對弗蘭基說,你要接受和習慣人無論如何都會死去這件事。

People die every day, frankie. Mopping floors, wash dishes. And you know what their last thought is?

"i never got my shot."

這世界每時每刻都有人離開,大多數人的一生都庸碌無為,至少瑪吉曾經擁有過輝煌閃耀的瞬間。

連瑪吉自己也說,她聽過無數人為她而歡呼,這是她在做餐廳服務員時做夢也不敢去想象的事。

但這些仍舊無法讓觀衆、無法讓我釋懷,因為我們都知道,弗蘭基和瑪吉真正想要的,不是那些喧嚣的聲名,不是擂台下的歡呼,不是電視報道,而隻不過是一間小木屋、一塊水果派、一抹來自家人的溫暖罷了。

有時候我也會想,這一切的本質是否都沒有任何區别?

在拖地闆洗盤子的生活中死去也好,在萬人敬仰的盛名中死去也好,生命長河的盡頭是否都隻是殊途同歸。

如若一切終歸虛無,那麼我們所追尋的人生意義到底有何意義?

畢竟當萬古成空以後,再偉大的作為也将不被這世界記得。

最近在讀《荒原狼》,裡面一些充滿虛無概念的字句時常像閃電掠襲過般讓我深感共鳴。

“假如我有段時間既無歡樂也無病痛,需忍耐所謂單調無聊的好日子,我幼稚可笑的靈魂深處便會感到格外痛苦和難受……我甯願忍受劇烈的疼痛在身上燃燒,也不願感受這宜人的室溫。 ”

我也總會為日複一日的平靜日常而感到難以形容的憤怒與悲哀,尤其是當我借助書本或電影窺視另一重激昂人生、來自某個世界的投影時,這種感覺尤其更甚。

但看完電影以後,我想我多少有一些新的、或者老生常談的感想了。

我看見很多人和我一樣,感覺自己被這電影騙了,覺得它根本不勵志。

可即使電影的故事如此慘烈,我依舊覺得,這是一部相當勵志的電影。

因為勵志不等于成功學,不一定要有光輝的結局,而是這個過程裡,主角們貫徹生命之道的信念與精神。

無論是成為拳王站在世界頂點的洛奇,還是在擂台上燃燒成白灰的矢吹丈,或是擂台下帶着種種不甘黯然離去的瑪吉,他們都擁有同樣熾熱的心與靈魂。

人生之旅的終點不可捉摸、充滿荒誕與無常,誰也不知道明天和意外哪個會先到來,所以結局或許根本不重要,而是你如何在這段短暫旅途裡以什麼樣的姿态和這個無情無理的世界去戰鬥。

即使癱瘓躺在病床上,瑪吉也沒有掉過一滴眼淚,仍然可以假裝輕松地和弗蘭基開汽車與飛機的玩笑。

她不斷被否定、不斷被打擊,也從沒有選擇放棄。

到了最後的最後,瑪吉看似選擇放棄了生命,但從另一個角度來看,其實也是用最無力的姿态,以自己最強硬的意志掌控自己的人生。

即使我自己難以做到,總在為生命裡不可控的低谷與挫折(這占據了生活的大多數)而感到消極失意,我依然欽佩這樣一種人。

他們不計結果地活着,隻是不斷地掙紮與戰鬥,挨很多很多的打,依舊能笑得出來。

這樣的過程,我想比所有結果更勵志。

在看本片時,我腦海中時常會想起《千鈞一發》裡文森特對他弟弟說過的一句話:

“我和你不一樣,我在遊泳時,從不為往回遊保存體力。”

大多數人的一生,隻是站在水邊踟蹰徘徊,卻不敢踏入那片神秘未知的黑色水域,然後有一些人淹死了,換來的隻是嘲笑。

但願有一天,我也能有勇氣孤注一擲地跳入那片水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