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完一部影視作品,其實我很少看它的影評,但喜歡翻翻它的讨論,因為這裡面往往藏着觀念的分歧。之所以這麼做,我是想在這些不同的觀點裡找尋自己的定位,感受自己對電影的理解,對人性的理解以及對藝術的理解究竟處于哪個階段,什麼水平。

關于是枝裕和是不是足控。(我不知道,但我不關心。平日裡腳都包裹在鞋子裡,人隻有回到家裡,腳才得以放松、舒展。如果鏡頭不是一個隻捕捉故事的機器,它是一雙記錄生活的眼睛,你猜它會不會看到像是枝裕和的電影那樣是一雙雙光着的腳丫在家中輕松自在的畫面。)

這麼無聊你們是怎麼看下去的。(我鬥膽的說一句,那些覺得電影無聊的人自己的生活一定非常無聊吧,不對,或者生活的非常刺激,總之我認為這類人肯定不是生活在日常裡。如果一個人真的關心自己的生活,就會知道楓葉有多美,櫻花有多浪漫,天婦羅搭配荞麥面有多美味,梅子酒有多少濃濃的情意,脫去浴巾對着綠樹成蔭的夏季吹風扇是多有趣)

透着一股虛假的美好,四個姐妹在一起也整天就是相親相愛,連互動都是溫柔和氣。全片沒有半點波瀾,沒有人性沖突。(為什麼要拿美劇的标準看日本電影!這話聽起來就像吃日料(壽司)的時候說麻辣味不如重慶火鍋一樣的不可理喻。人性的沖突常常都是深埋在溫和平靜的表面啊,如果所以矛盾沖突都直白的放在桌面上,哪還有什麼人類文明?當然,我知道有些家裡相處起來确實比較火爆,但是有些家庭就是和風細雨,但不代表每個人沒有情緒。人性的沖突不僅僅是厭惡你就對着你咆哮,也可能是一邊心裡埋怨你一邊做好飯等着你,一邊做好飯等着你一邊計劃着離開你....)

說點自己的感受,其實這一部看起來很淡實際情感很濃烈的電影。幸姐其實想聽到的不是妹妹們告訴她,去追求自己的幸福吧,我們可以照顧自己。她最想聽到的是妹妹們撒嬌着對她說,姐姐别走,我們需要你。有的人就是奉獻型人格,她以被需要為人生目的。這又不是一部講心理學的電影,我甚至都不想分析父母對四姐妹性格的養成起到了什麼樣核心關鍵的影響力。我就覺得她們現在不是過得挺好的嗎。沒有男人沒有結婚不是也挺好的嘛,将來有了戀人會離開家也挺好的啊,和戀人過不下去再回來也挺好的啊,人為什麼要在在一起的時候預演分離,卻又在分離的時候假惺惺表示不忍離去。

其實四姐妹我最喜歡淺野鈴的角色,也最喜歡廣濑絲絲的表演。但是我卻寫不出對淺野鈴想說的話。她是我從不曾遇見過的女孩,她還沒長成大姐幸那樣的嚴肅溫柔,也不是二姐佳乃那樣對愛和欲望不加掩飾的輕熟女,更無法像三姐千佳那樣的天真爛漫無憂無慮,但是她有屬于自己的獨特的魅力,那是什麼魅力呢,我真的說不清,就是淺野鈴的魅力。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