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昊天出華月,茂林延疏光。

仲夏苦夜短,開軒納微涼。”

今日夏至。夏為大,至為極。

《恪遵憲度抄本》記載:“日北至

,日長之至,日影短至,故曰夏至。”大意是說北回歸線以北的地方,夏

至這一天晝最長,夜最短。烈日當頭,正午時,甚至會出現“立竿無影”的景象。

夏至三候,一候鹿角解;二候

蟬始鳴;三候半夏生。

萬物此時繁盛至極。

蟬鳴鳥啼,草木青蔥,夏花絢爛,暈染鋪陳出生命盎然的夏日風光。

一年裡最炎熱的時節也由夏至而始。炎炎赤日,暑氣正盛,絕不可與它正面切磋,隻能避其鋒芒,想些法子避暑消夏。消,避也。古人消夏,或栖于山林樹陰之下,或倚靠亭台水榭,或泛舟湖上,享受幾縷清風。

曠達潇灑如李白,直接解了頭巾,脫了衣裳,“懶搖白羽扇,裸袒青林中。”多麼涼爽!辛棄疾的夏日生活則多了幾分閑适,浮世喧嚣與我何幹,不如看看風景,買點酒,小酌幾杯,再睡上一覺,“午醉醒時,松窗竹戶,萬千潇灑。”

當然,如果連山林也被暑氣侵襲,一切就全靠天意了。火辣辣的日光下,慷慨的熱浪此起彼伏。這種時候,多想要一陣清涼的雨嘩嘩啦啦落下來啊!隻是,六月的雨可遇不可求。

午後至傍晚雖然常有驟來疾去的雷陣雨,但雨的範圍太小,可能隻是隔着一道田坎的距離,這邊滴雨未落,那邊卻是大雨滂沱。劉禹錫在一首《竹枝詞》裡就寫道:

楊柳青青江水平,聞郎江上唱歌聲。

東邊日出西邊雨,道是無晴卻有晴。


夏至時節,我想贈與你的,也是一個 “雨”字。

天要下雨。甲骨文中的“雨”正是作動詞用,頗有趣味。上邊的一橫像天空,其下的短豎或長豎是水滴,從天空中滴下的水便是雨了。

按理說,自小在南方長大的人,多是不喜歡雨的,易泛濫、易成災。

可是,酷熱難捱,汗流浃背的時節,沒有比一陣雨更讓人暢快、舒适的了。最好是陣雨,來得明亮、輕快,可以消暑,可以潤物。

起初隻是風起雲湧,給人一些躲雨的時間。一陣疾風驟雨之後,暑氣消解,雲開霧散,十分惬意。草木枝葉,也晶瑩明亮,生機勃勃。

也但願你有聽雨的心情。

在清涼的夏天裡,在循夢而行的間隙,留出一點時間,不必着急趕路,該慵懶時慵懶,該自在時自在。 

摘自為你讀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