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茹金

...

梁曉聲的《人世間》有115萬字,于2017年8月16日獲得了第十屆茅盾文學獎。

授獎詞是這樣寫的:

在《人世間》中,梁曉聲講述了一代人在偉大曆史進程中的奮鬥、成長和相濡以沫的溫情,塑造了有情有義、堅韌擔當、善良正直的中國人形象群體,具有時代的、生活的和心靈的史詩品質。……

我是個普通的讀者,也是個普通的看客,在我的眼中,沒有想到那麼多深刻的意義,也不想去回憶知青的艱苦和改革發展的不易。

僅從一個普通的北方人的視角來分享讓自己感動的三個點。

...

01生活描寫太真實

雖然我是八零後,沒有經曆過上山下鄉的痛苦,但是我想說,梁先生筆下的故事,仿佛讓我回憶了一遍自己的成長史。

那樣的東北大炕和破栅欄,那樣厚重的雪和彎曲的胡同,還有那種鄰裡之間的關心和八卦,是記憶裡的艱苦與幸福。

特别是電視劇中出場人物的服裝,比如周秉昆穿的花毛褲亂晃時,讓自己仿佛一下子就穿越回了故鄉。

...

東北的冬天,雖然有炕燒,但是在幹活的時候,還是要從頭到腳,好好武裝一番,每個人都得裹着厚厚的大棉襖,行動很不方便。

雪大風大的時候,孩子們通常隻有一雙眼睛是露在外面的,特别冷的時候,連眼睫毛上都是冰霜。

不過下大雪的時候,孩子們最開心,因為可以打雪仗、堆雪人;可是家長們卻很憂心,因為雪太大,阻礙了上班的路,那時基本都是二八自行車,雪路尤其難行。

...

于是經常在雪天聽到的是孩子們的哭鬧聲和大人們的責備聲。因為大人們會在一大早就把孩子心愛的雪人給掃沒了,孩子們自然會很難過啊。

這個劇拍得太真實,不用講演員陣容的強大,就那一口大碴子味的東北話,就是滿滿的回憶。

...

02 父母與孩子的愛恨

說實在的,周家雖然在光字片,但他們家境真的算是很不錯的了。有一個大平房,有兩個大房間,還有獨立的廚房,院子小點,但夠用,真的屬于中上層家庭了。

想起自己家隻有四十平的房子,真的不要太羨慕。

但最令我羨慕的,還是周家父母:周志剛和李素華。

一個是大三線的建築工人,文化水平雖說不高,但是有一顆特别包容和理解兒女的心。

一個是不識字的農家婦女,本質就是一個淳樸的農婦,凡事以丈夫為首,性情溫和。

就是兩個平凡的普通人,養的三個孩子都很好,用上一輩的語言來講,就是都很有出息。

老大從政,一世清廉;老二從文,做到哲學頂級;老三有頭腦,家庭是最和睦的。

...

雖說周母沒有太多筆墨,但還是能感受出來是個很善良,非常有愛和包容的母親。尤其對小兒媳,是發自内心的喜歡和疼愛。

私認為,周家家教最好的一點就是每個孩子都正直善良。

這裡聊一下周父的偏愛。劇情看到一半,我感覺周志剛最心疼的其實還是老三周秉昆。隻不過,老一輩的愛,總是摻着隐忍和“恨鐵不成鋼”。

...

雖說周秉昆“擅自”與帶着拖油瓶的小寡婦鄭娟走到了一起,但是周志剛這位沒什麼文化的老父親,就憑着對人性的理解和尊重,及男人應有的擔當,放下了對小兒子前程的擔憂,選擇接受小兒子的選擇,還讓小兒子承擔起作為男人應有的擔當。

私認為,孩子眼中的好父母,并不是一定要那種有多會賺錢,有多麼高的社會地位的,而是,能真正考慮兒女的想法,去接受和認同兒女自己選擇的路。

也許這條路并沒有父母安排得那麼順當或是那麼值錢,反而因為是自己的選擇,兒女們才會更有韌勁堅持下去,把這條路走好。

...

電視劇中,周父與秉昆的大和解,是在秉昆好幾年不與周父通信,周父退休回家找不到家的背景下發生的。

前面鋪墊了很多,兒子周秉昆想等自己有了出版社的編制再寫信,因為他覺得這個是父親最看生的;老父親呢,一心在等兒子低頭認錯,他覺得自己這個父親就算有不對,也是為了兒子好。

于是僵着僵着,小兒子不僅從鐵飯碗辭了職,開了餐館,還搬了家,居然都沒有告訴他。

老父親心中的氣,在積壓了幾年後統統在夜裡大爆發了。他更傷心的是兒子一直對他的不理态度吧,有些心寒;兒子的委屈卻是從小到大,一直等不到父親的認可。

...

雷佳音的一句:“事實就能照實說嘛!”不僅讓在場的演播人員破防,也讓電視前的所有觀衆破防。

于孩子而言,父母的誇獎和認同真的比什麼都重要,即使孩子已經成年,有了自己的家,也是渴望來自父母的認同。

周父也是含着淚向秉昆低了頭,他可能也從來沒有意識到,自己的一句實話,讓小兒子難受了這麼多年。

當周聰看到自己的爸被外來的爺爺打時,沖上去保護爸爸而推了爺爺時,反倒被爸爸踢到了一旁。孩子稚氣的保護,随着周秉昆的一句“那是我爸”,形成了鮮明的對比。

...

父子血脈,也不是一兩個矛盾就能斷送的,誠如周秉昆所言:“都當爸了,還有爸揍你,這不就是幸福嘛!”

是啊,所謂的幸福其實并不在于什麼高地位,重名義,有時候就是一家人圍在一起。團團圓圓,吵吵鬧鬧,就是福氣。

父母也是普通人,想給予孩子的愛,與孩子對父母的無條件愛是一樣的。隻是希望更多的人,能從周父周母對孩子們的理解與包容中,多一些思考;時間流逝,但情誼長存,不管什麼時候,愛也需要有正确的表達方式。

受愛人和施愛人,都需要認同和接受。

...

03 周蓉的自私與鄭娟的無私

小說中有一段描寫周秉昆的心理活動,他有一瞬間覺得自己媳婦有點二。因為他做過的那麼多承諾,鄭娟都不會逼着他實現,隻要是他說的,鄭娟都願意相信。

我倒覺得這是鄭娟的大智慧。夫妻之間最重要的是什麼?當然是信任。家和萬事興的基礎其實就是信任。

因為信任,周秉昆在鄭娟這裡永遠是個愛自己的好男人,為了家奮鬥奔波,鄭娟隻需要照顧好婆婆和孩子們,照顧好家裡的裡裡外外。

...

反觀周蓉,她好像是一個自私的人,為了自己的愛情,一個人奔向貴州;後面為了自己的精神潔癖,又與蔡曉光走到了一起。

在周蓉的選擇中,首先考慮的永遠是自己,然後才是父母兄弟;與其說是自私,我覺得這應該是一種覺悟。

有句話說得好:人先會愛自己,才會愛别人。

...

周蓉後面也嘗到了與女兒的龃龉,也為自己曾經的堅持付出了一些代價。但是又怎樣呢?

這是周蓉的人生,我覺着周蓉老的時候回顧這一生,肯定會有遺憾、有悔恨,但是她這一輩子其實也很值,因為她活出了自己的精彩。

換回到周家父母的視角,回到孩子剛出生的那一刻,相信每對父母最大的心願就是自己的孩子一生平安順遂。不是嘛?

...

鄭娟是無私的,一輩子都在照顧周家所有人,有了委屈也會自己開解,相信一切都是最好的安排。

私認為周蓉和鄭娟都是幸福的女性,都找到了自己想到的幸福,并堅持在打造自己幸福的路中,就很好。

...

說的狹隘點,人這一生其實誰都不為,隻不過是為了在這一次匆匆旅程中,遇見更多的精彩。

活出自己和成就别人,同樣都是璀璨的煙花!

回到前面的授獎詞:人性最吸引人的,還是情和義,堅韌和擔當,對别人,也是對自己。

圖/源于網絡,侵删緻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