暑假的第二部電影《燦爛人生》
這真是我看過的最長的一部電影了,長達六個小時,我分作三天看完的,其實我很不喜歡看電影的時候被打斷,尤其是我很喜歡的電影,因為我的思緒會斷,感受會斷,興緻也會大打折扣,但是《燦爛人生》似乎沒有讓我有這樣的困惑,因為它實在是太讓人回味無窮了。
在看《燦爛人生》上時,也就是在最開始的兩個小時,我沒有太大的感悟,甚至覺得有點配不上它9.4的高分。尤其是他的意大利語,我不是不喜歡意大利語,興許是聽得太少,總是給我一種昏昏欲睡的感覺,而且視覺和聽覺的同時運作,讓我更加記不住人名。但是第一部我卻對馬迪奧和尼古拉的父母印象異常深刻。他們總是在争吵,我甚至覺得他們就是真的在吵架,但是吵架的結尾卻又很溫馨(好像這是整部電影的一個特色,争吵的開端,溫馨的結束)。第一部的結尾好像是父親抓住母親的手說“現在太多人不結婚了,所以我想再婚,我想娶你。”也許這句話放在這裡聽起來幹巴巴的,但是放在影片中真的特别的浪漫。第一部我覺得是個鋪墊吧(當然開頭往往都是給出鋪墊),兄弟兩個把一個被電擊的精神病女孩佐珍弄丢了,讓她重新回到了原來的精神病院繼續受折磨,給了兩人很大的心理陰影,也決定了兩人以後不同的生活軌迹。
雖然第一部給我的感受很一般,但是我一直秉承着,電影的精髓總是在最後面,所以第二天一有時間我就看了第二部。第二部我個人覺得是屬于一個高潮的階段,因為主角們紛紛走向了自己人生的軌迹。馬迪奧進了軍隊,成為了一名警察,尼古拉旅遊之後成為了一名精神病醫生,并且邂逅了茱莉亞,還生下了一個女兒莎拉。從這個時候開始,我覺得電影的魅力開始展現出來了。具體的情節并不想過于贅述,整部電影給我的感覺,可以說是,忘記了自己是在看電影,好像自己是他們的朋友,慢慢的端詳着他們故事。
第二部給我最大的震撼應該是馬迪奧自殺吧。天哪,我當時無比震撼,我現在都無比震撼。雖然我會比較喜歡尼古拉,而且馬迪奧很暴躁,但是他真的好帥(這不是重點),而且我能夠感受到他對家人的喜愛,對當時社會的憤慨以及對佐珍的忏悔,我覺得他的情感是整個影片中最複雜的一個,看到他跳樓的一瞬間,感覺自己要淚奔了。引用豆瓣評分中的一句話,我的感受幾乎和他一模一樣“那時,我忘了自己是在看一部電影,而是已經把自己當作是馬迪奧的朋友,在屏幕前,我看着自己的朋友死了,看着英雄一樣的馬迪奧倉涼結束自己的生命,眼淚不由自主地淌了下來。我還沒有看過一個人,一個優秀的正直的人活得這麼痛苦,那時的死真的是一種解脫……”
當時在馬迪奧死後還有一個場景異常的觸動我。尼古拉和他妹妹纏着他們的媽媽,三個人都在強忍着淚水從馬迪奧的房間下來。這時,樓下一個人正在清掃着木屑,木屑上面混雜着馬迪奧的血迹,空氣中彌散着刷子“刷刷刷”的聲音。每刷一下,母親手中的書就跌落一次(那是從馬迪奧房間裡拿的,馬迪奧最愛看書),尼古拉幫忙撿起來,然後又跌落,撿起來又跌落……尼古拉忍不住了,開始痛哭,妹妹也忍不住了,抱着母親哭,母親也忍不住了,把手裡的書全都扔掉了,三個人圍抱着哭(這誰忍得住,我都忍不住了)。我甚至都不覺得這是演技了,我覺得就真真實實的發生在我身邊,是我的一個朋友離去了。
第三部是今天看完的,故事的收尾。我覺得可以算得上是一個Happy ending。我記得好像最開始是從1966年開始,最後的結尾好像是到了2002年還是多少來着,不記得了。主角們全部都老了,尼古拉重新找到了自己的摯愛,女兒也結婚了,懷孕了,馬奧迪的兒子和他的女朋友在到處旅遊,好像是在延續着上一輩的故事——那個夏天,馬迪奧和尼古拉,佐珍一同踏上的旅程……
我不喜歡看電視劇的一個原因是因為電視劇太長了,每看完一部電視劇我都會感到非常的落寞,總感覺失去了什麼。而電影的話,感受一般隻停留在觀看電影的那會兒。但是這部電影結束後同樣給了我一種怅然和失落的感覺。我甚至開始覺得意大利語才是最好的,換成其他任何一種語言都不行。電影并沒有多麼的跌宕起伏,就是平凡的家庭平凡的故事,可能正是因為貼近于生活,所以更能将自己代入進去。
PS:小弟說他會更喜歡馬迪奧,而我喜歡尼古拉。我覺得馬迪奧有着一顆最敏感的心,他總是把心裡複雜而細緻的情感隐藏起來,害怕表達自己的溫情。而尼古拉幾乎是完美的,他可以理性的對待一切,他敢于追求自己所喜愛的一切。可能是覺得自己更像馬迪奧,所以才會更加想要成為尼古拉吧。
OK,寫完,收工,睡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