幸福都是相似的,而不幸卻各有各的不幸。可于個體而言驚天動地的不幸,在旁人眼中不過像跳梁小醜的鬧劇,一哄而笑過後,剩下的都是随手拂過的塵埃罷了。

立場、觀念本來就是人最難改變的東西。而當這些價值觀中滲入愛與情感的成分,就更加難以撼動。所以宋喬安沒有辦法原諒殺害天彥的李曉明。而深受其害的李大芝也不敢祈求“受害人”的原諒,隻能在面具和枷鎖下,痛苦又忏悔地生活着。所以王赦不懂美媚為什麼不能理解他的堅持,所以美媚也沒辦法站在精神病患者的角度試着理解王赦的抱負。所以凱子永遠不知道為什麼自己始終讓步思悅卻果斷地和他退婚。

多麼可笑,我們都有自己的堅持,即便痛苦,即便壓抑,即便無法掙脫,卻始終不願低頭認錯。我們互相傷害,互相争論,可誰又無辜?誰是加害人?誰又是受害人?我想所謂惡與善從來都沒有一個清晰的界限,當一層名為執念的紗網蒙上了雙眼,誰又能站在此間痛苦的彼岸,以局外人的身份觀賞這出人間的“喜劇”呢?我想隻有神明都做到吧,因為“天若有情天亦老”。

“我們都是好人,可不知道為什麼會變成這樣。”

對被害人來說原諒和懲罰真的很難抉擇,可是所謂原諒和懲罰,最後不過是加諸于自己的東西罷了。選擇原諒别人,其實也是選擇原諒自己;選擇懲罰别人,那麼我也會在這無盡的懲罰中漸變沉淪。所以宋喬安最終走出來了,她還是選擇了原諒和放下。

可是即便深谙此理,生活中誰最後又會選擇原諒?或許某種意義上,原諒比懲罰更殘酷,隻要我沒有完全邁過心理那道砍,我永遠會在我往後的餘生裡為我的原諒感到羞恥和悔恨。

其實誰不是在為别人的錯誤買單?大芝和父母在為李曉明的錯誤買單,但李曉明或許也在為父母的教育缺陷買單。宋喬安在為李曉明的錯誤買單,可女兒天晴其實也在為她的壓抑造成的家庭問題買單。我們不過都是在受着傷害的人,可我們卻總不自覺地傷害着别人,

希望就在雲後邊。隻要笑開來,運就來了。我信了,正是因為看不到,所以才期待,看到的東西就不需要期待了。我們都有活下去的權力,所以,再苦,也不要忘記希望。

世界上總有無數個思覺失調症患者。罹難的人總喜歡問為什麼,其實啊,不過是因為我們太勇敢了,上天才安排我們原本悲劇的人生出演“喜劇”。

整個世界在腐爛,腐爛的都與我無關。我隻站在我的黑暗頂端,努力擁抱那觸不可及的光芒罷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