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次看該片是在大學時期,也是第一次認識全度妍。之後還看過一遍,可惜片源質量不佳,不僅清晰度不夠,聲音對應畫面也有延遲,但我心中始終記得這是一部佳片。
最近因為《男與女》再度領略了全度妍的演技,進而沉迷,于是把豆瓣上她的作品列表梳理成了Excel表格并找來片源,計劃一部部都看完。
時隔多年,今天再看這部電影,高清。高清到每一幀畫面都刻進我的心,心跟着麥浪蕩漾,心跟着海面翻湧,心跟着見證最好的愛情。
不少給電影低分的評論認為電影太假了,假在男主太癡情太偏執,假在女主作為一個感染艾滋的性工作者好意思在這裡談愛情?
但我認為這部電影無比的真,那些覺得假的人大概不懂究竟什麼才是真的愛。
銀荷的真和愛:
銀荷一開始對男主就像對待其他“客人”一樣,不論是酒館唱歌調情,還是motel裡主動發生關系,她都沒有“裝”清純。一直以性工作者的“敬業”态度面對男主,後面男主發動追求攻勢,給銀荷錢讓她不要再繼續“送咖啡”了,銀荷嚴詞拒絕,對男主說不要因為我和你睡過,你就可以對我的生活指手畫腳。銀荷知道自己在做什麼,面對男主,她即沒有為自己從事的職業感到羞愧,也沒有要欺騙眼前這個誠懇的老實人。這裡銀荷雖然作為一般意義上的弱勢群體,并沒有表現出脆弱無助,也沒有表現出對社會、對男人的失望和厭惡,依舊和姐妹們過着快樂的生活。這難道不是一種純粹的“真”嗎?
後面男主一直對銀荷關懷備至,銀荷對男主動了心,看到男主來店裡相親,生氣之下再次選擇送咖啡,但是她心裡已經有了男主,有了愛,所以無法忍受客人的行為反抗拒絕,被打傷入院。她不是一個隻在乎錢的女人,在沒有愛的時候,出賣肉體隻是她的工作。在有了愛之後,她也不再願意繼續那樣的工作。這裡依然表現了銀荷的真。
銀荷得知前夫找了男主并且騙了男主一筆錢,看到男主對自己态度冷漠,銀荷毅然決然的離開了男主,還将前夫騙走的錢彙款還給了男主。這完全體現出銀荷是一個自尊心很強的人,她和男主在一起是因為相愛,如果這份愛蒙上了陰影或者嫌隙,她甯可不要,她選擇不拖不欠的離開。我認為這裡再次表達了銀荷的真。
男主多次去探監,銀荷始終選擇不見,不是因為男主母親的哀求,男主哥哥殘忍的羞辱,而是因為她不想将自己的不幸帶給男主。如果一個長期靠性工作來養活自己的且生了病的女人,選擇拒絕一個真摯的(甚至還是狂熱的)經濟上還算過得去的并且自己也喜歡的男人的一再挽留。為什麼呢?除了真愛還有什麼理由。
男主的真和愛:
男主不是一個愚蠢的男人,他是這個世界上最懂愛的人。愛不是粉飾對方,更不是神聖化自己。愛是接受對方的過去,尊重對方的選擇,盡全力給予對方最好的未來。這裡男主全部都做到了。
男主一直清楚銀荷從事的是什麼樣的工作。所以一開始他的追求策略是給銀荷錢,讓她不要再“送咖啡”了。他并沒有嫌棄銀荷,隻是希望銀荷答應自己的追求以後,可以不再從事這份工作。但是銀荷拒絕了,面對銀荷的拒絕,男主理解了銀荷内心的驕傲(或者說尊重銀荷選擇怎樣的生活方式),他不再以救世主的樣貌出現,而是在銀荷工作的酒吧樓下等她并送喝醉酒的她回家,路上一邊像銀荷道歉一邊向銀荷道謝。道歉是因為自己沒有立場勸銀荷放棄工作,道謝是因為銀荷沒有生氣還願意讓自己送她回家。這是我最愛的片段之一,男主沒有站在拯救者的高位,也并非舔狗的低位。他是和銀荷肩并肩的站在一起,平等的看待這段關系。這就是一個男人追求一個女人時正确的打開方式啊,對方在沒有答應你的追求之前,她所做的一切(隻要不違法)你頂多有建議權,沒有決定權,更别說拯救者式的說教。女人也不必因為一個男人的愛而沾沾自喜或者感激涕零,大膽的表達自己的喜惡,展示真實的自己,才能得到好的愛情。
男主和母親矛盾爆發不惜喝堿水向母親證明自己沒有銀荷一天也活不下去。有人說男主太偏執,對待自己的老母親太殘忍,可是話說回來,母親的愛何嘗不是一種殘忍呢?我們有什麼資格替他人選擇該過怎樣的人生。我們能做的最多也就是告訴愛的人未來可能會出現的問題以及幫他們渡過難關,不是嗎
這無疑是一部女權電影。因為它打破了我們慣有的認知。
一個性工作者但凡遇到一個願意娶自己的人,就應該感激涕零的嫁了嗎?
一個身家清白的農場小夥對一個患病的性工作者的愛情就一定是場英雄式的救贖嗎?
“客人”難道就真的比服務者清白、更值得被理解或者說原諒嗎?
這個世界不懂愛的人太多了,他們不僅不懂愛還要扭曲愛,愛在他們眼中是偏執、是頑固、是有違禮教、是可恥、是可笑。但到頭來,那些不懂愛的人得到了什麼呢?沒有愛的性、沒有理解的沉默、沒有尊重的彼此消磨...
反正人都是要死的,為了愛勇敢些有什麼不對麼?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