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論《情書》對東亞愛情片的毒害,從出來的那刻我就隐約覺得不妙,女主要挂。Jimmy仔與Ami醬的台南愛情故事→生死戀,内地這個片名太爛俗了。

男主的深情人設站不住腳,早就知道女主死了,直到事業受挫,才想來一場說走就走的青春告别之旅。先去湘南海岸鐮倉高校門口朝拜一下《灌籃高手》打卡聖地,再一路尋到女主家隻是為了和自己的18歲初戀畫個句号。許光漢與清原果耶沒什麼CP感,任性扭捏的大boy莫名其妙就喜歡上了霓虹妹背包客,産生很深的羁絆。直到結尾女主視角的回遡,才明白台南的斑斓熱情,為她白雪皚皚的生活帶來最後一抹色彩,這點很感人。

全片最棒的是攝影,提升了不少觀賞性。

為了把男主的中文名隐藏到結尾,以至于張孝全和許光漢互相介紹的時候,“我來自台灣”,“我也來自台灣”,“我姓劉”,“我叫Jimmy”(裝不裝啊,現實裡這樣别人早就不搭理你了……????)。

為什麼電影裡18歲的許光漢看着比36歲的他要老!現年34也是時候與“青春”兩個字告别了,總不能到了40歲還在演高中生吧。練練詞條,提升演技,拓寬戲路,要不以後怎麼布局整個東亞市場,内地這邊已經明顯水土不服,不會用他,每次還都把他拍醜幾個度。

還有一點,這片幾乎赤裸裸表露出灣灣對日本的慕舔。張孝全的角色說到了日本就不想走了,一呆十幾年。女主第一次來到台灣說有種熟悉的感覺。無法理解06年台南KTV裡來一個日本女服務生,居然都能成為景觀引來客流争相合影,太誇張了吧。

電影裡屈中恒看到兒子追日本女生在默默努力,生怕他說出一句:你知道你阿爸當年是怎麼追宮澤理惠的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