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調依然定在動蕩時局之下的灣灣,人們都在找“大公司”,有人找日本,有人找美國,有人找電腦公司,但隻有自己能當自己的“大公司”。
我還以為這是楊德昌後期的作品,可能僅僅因為這是我想對靠後看的楊德昌吧,到這裡基本開始明白他的一些過人之處和早期青澀之處(如果後作的話就應是複冗之處,沒想到去合理規避卻越拍越好)。
楊德昌的鏡頭很慢,卻并不空,使人覺得難熬欲睡,像這部電影人物總是占據大幅的畫面,但卻有很多“輔料”,你可以看到背後的海報、相框、牆上的标語,你可以聽到打雞蛋的聲音,撒尿的聲音,都在為人物服務,總有什麼還可以讓我目光停留的地方,也使人物不是絕對的主體,除了讓畫面内容充實之外,我認為也像影片開頭的台詞說得那樣“什麼都沒那麼重要”。
本作這樣的技巧就已經非常純熟,但卻也略有太過刻意的光影構圖布置之感,雖然定格的很多畫面都很美,卻像是在練習,導緻失去一些生活的本真氣息。這是欠缺的地方,不過後作确實有提升,真厲害。
楊拍生活這麼厲害是因為他真很細緻入微,才能問出“究竟是習慣還是嗜好”這樣的尖銳問題,另外還有一點前衛之處,80年代的作品就直接點出了很多女人一生都是在當女傭。還有一點比較有意思,總是出現在背景的富士膠卷廣告,今日看來似乎是那個時代的一種标志,粗粝而有質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