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
①齊格弗裡德(Siegfried):已故
②龔特爾(König Gunther):勃艮第國王
③克裡姆希爾特(Kriemhild):勃艮第公主,龔特爾國王的妹妹,先後嫁給齊格弗裡德和匈奴王埃策爾
④布倫希爾特(Brunhild):已故
⑤哈根·馮·特洛涅(Hagen von Tronje):龔特爾國王的伺臣
⑥埃策爾(Etzel):匈奴王(原型為阿提拉)
⑦呂迪格·馮·貝赫拉恩(Rüdiger von Bechlarn):匈人使者,侯爵

上半部《齊格弗裡德之死》:https://movie.douban.com/review/15935599/

第1節:克裡姆希爾特公主哀悼齊格弗裡德,匈奴王埃策爾派出使者呂迪格侯爵向她求愛

冬天來了。呂迪格侯爵來到沃姆斯宮廷,請求觐見龔特爾國王。他想代表匈奴王埃策爾向克裡姆希爾特公主求婚。然而,龔特爾國王對妹妹能否忘記齊格弗裡德心存疑慮。克裡姆希爾特公主請求侯爵告訴他一些關于匈奴王埃策爾的事情,呂迪格侯爵向她保證,匈奴王會懲罰任何傷害她的人。這讓克裡姆希爾特公主想到了如何利用匈奴王埃策爾的力量來實現她的複仇計劃。與此同時,王的伺臣哈根将巨額的尼伯龍根寶藏沉入萊茵河,因為他擔心克裡姆希爾特公主會用所有的錢來複仇殺害她丈夫的兇手——他自己。克裡姆希爾特公主得知此事後,立即告訴呂迪格侯爵她接受了他的提議。

第2節:克裡姆希爾特公主離開故鄉,受到匈奴王埃策爾的接待

臨行前不久,克裡姆希爾特公主最後一次來到齊格弗裡德被害的泉水邊,并帶走了一些用齊格弗裡德的鮮血浸泡過的泥土,以便日後用王的伺臣哈根的鮮血浸泡。臨别時,克裡姆希爾特公主拒絕與哥哥握手告别,這幾乎傷透了母親烏特的心。克裡姆希爾特公主來到匈奴國時,春天已經來臨。匈奴王埃策爾一見到這位來自勃艮第的女子,就要求呂迪格侯爵從他的土地中挑選一個王國作為謝禮。然而,克裡姆希爾特公主抵達後立即詢問匈奴王埃策爾是否準備接受侯爵的誓言,即任何人傷害她都必須處以死刑。匈奴王答應了。

第3節:匈奴王埃策爾休戰羅馬,克裡姆希爾特公主向她的兄弟們發出邀請

匈奴大軍圍攻羅馬,一些戰士還記得他們的國王曾想把羅馬的教堂變成馬廄。其中一人唱起了克裡姆希爾特公主用頭發拴住匈奴王埃策爾的歌。匈奴王埃策爾走出帳篷,正準備殺了他,一個信使來到了他身邊。信使告訴他克裡姆希爾特公主生了一個兒子。匈奴王埃策爾立即取消了圍攻,騎馬返回城堡。匈奴王埃策爾問克裡姆希爾特公主有什麼願望,她說邀請她的兄弟們來匈奴的宮廷。匈奴王埃策爾很樂意這麼做。克裡姆希爾特公主暗地裡仍無法原諒她的族人,并繼續被複仇的欲望所困擾。她準備利用自己的孩子來實施複仇計劃。

第4節:克裡姆希爾特公主接待她的兄弟們

克裡姆希爾特公主得知她的兄弟吉塞爾(Giselher)已經與呂迪格侯爵的女兒訂婚,而且勃艮第人已經在侯爵的宮廷裡做客一個多月,一路上都是如此。現在兩個部族已經聯合起來了。勃艮第人作為尼伯龍根寶藏的(前)擁有者,擁有“尼伯龍根人”的稱号。夏至前一天,時機已到。克裡姆希爾特公主的兄弟們來到了匈奴王的城堡。當晚,她提醒匈奴王埃策爾不要忘記自己的誓言,并公開要求他殺死王的伺臣哈根,為她的恥辱複仇。然而對于匈奴王來說,攻擊客人是他能想象到的最不光彩的行為,因此他拒絕了。克裡姆希爾特公主随後告訴匈奴勇士,誰能帶來王的伺臣哈根的人頭,他們的盾牌上就會鑲滿黃金。王的伺臣哈根注意到,這群匈奴勇士正悄悄地向他靠近,但他們不敢攻擊他。最終他相信,在匈奴王埃策爾的宮廷裡,所有勃艮第人都會受到死亡的威脅。

第5節:匈奴人與尼伯龍根人一起慶祝夏至

第二天,匈奴王埃策爾宮殿的大殿裡舉行了宴會,由于受到明顯的威脅,賓客們都全副武裝出席。克裡姆希爾特公主和匈奴王埃策爾的兒子也被領到了勃艮第人面前。與此同時,大批收買的匈奴戰士襲擊了勃艮第國王的追随者,引發了一場曠日持久的戰鬥。王的伺臣哈根的兄弟丹克瓦特(Dankwart)的肩膀上插着一支箭,設法逃到了宴會廳。彌留之際,他講述了叛亂的經過。不久之後,數百名匈奴人沖進宴會廳,一場騷亂随之爆發。出于盛怒,王的伺臣哈根殺死了克裡姆希爾特公主和匈奴王埃策爾的兒子。匈奴王現在也确信,必須殺死這個多重兇手。在衆多勃艮第人、呂迪格侯爵和匈奴王埃策爾最高貴的騎士迪特裡希(Dietrich)的保護下,手無寸鐵的王室夫婦得以離開宴會廳。

第6節:尼伯龍根人的困境

勃艮第人占領了宴會廳,殺光了所有匈奴人,隻剩下一個。放出這個人是為了告訴匈奴人,尤其是克裡姆希爾特公主,與身為尼伯龍根人的勃艮第人作戰是徒勞的。克裡姆希爾特公主讓野蠻的戰士們再次發動進攻,但他們并沒有按照克裡姆希爾特公主的要求為死去的人複仇。宴會廳再次遭到襲擊,随後又發生了戰鬥,但匈奴人總是被打敗。在進攻過程中,勃艮第人試圖讓他們的姐姐清醒過來,避免無謂的殺戮。克裡姆希爾特公主提出,如果勃艮第人交出王的伺臣哈根并允許他們自由離開,她就饒他們一命。這個提議遭到了拒絕。克裡姆希爾特公主現在要求呂迪格侯爵與侯爵女兒的未婚夫決鬥,對此她引用了侯爵之前的誓言,而這個誓言從一開始就是用來針對王的伺臣哈根的。呂迪格侯爵意識到他無法避免這場戰鬥。

第7節:尼伯龍根人的結局

夜幕降臨,呂迪格侯爵不由自主地投入了最後的戰鬥。吉賽爾拼命懇求未婚妻的父親帶來和平,但由于呂迪格侯爵必須履行對克裡姆希爾特公主的誓言,他懷着沉重的心情拒絕了。在真正的戰鬥開始之前,吉塞爾就被呂迪格侯爵殺死了。屠殺就此開始。呂迪格侯爵很早就死于沃爾克之手。傑雷諾特(Gerenot)把死去的兄弟擡到大廳門口,讓克裡姆希爾特公主看看她因複仇心切而做了什麼。她對兄弟的死深感悲痛,并再次提出,如果把王的伺臣哈根交給她,他們就可以各奔東西。但傑雷諾特拒絕了,并被一群匈奴人殺死。現在,克裡姆希爾特公主的兄弟和呂迪格侯爵及其所有的戰士都死了。作為最後的複仇,匈奴女王克裡姆希爾特公主下令,用燃燒箭點燃宴會廳。當匈奴的軍械師希爾德布蘭特(Hildebrand)向克裡姆希爾特公主哀歎時,宴會廳裡的大部分勃艮第人都被大火和倒塌的建築燒死了——除了龔特爾國王和王的伺臣哈根,他們都是謀殺齊格弗裡德的最大參與者。匈奴王的騎士迪特裡希是最後一個進入宴會廳的,不久後他就捆着哈根和重傷的龔特爾國王出現了。克裡姆希爾特公主要求哈根告訴她尼伯龍根寶藏的位置。王的伺臣哈根聲稱,隻要他的國王還活着,就不會透露藏匿地點。克裡姆希爾特公主随後砍下了她兄弟龔特爾國王的頭顱。當她把龔特爾國王的頭顱交給哈根時,哈根冷笑稱,現在隻有上帝和他知道寶藏的下落,而他比上帝更守口如瓶。克裡姆希爾特公主被激怒了,她用自己的劍殺死了哈根,随即又被軍械師希爾德布蘭特刺死,因為他認為,勇敢的戰士毫無防備地被火燒死或被一個女人殺死是不可接受的。在最後關頭,克裡姆希爾特公主拿出從泉邊帶來的泥土,用哈根的鮮血浸泡。現在,殘餘的匈奴勇士們站立在互相殘殺的廢墟前,作為結束,匈奴王埃策爾下令将克裡姆希爾特公主的遺體送到萊茵河畔的齊格弗裡德身邊,因為她隻屬于齊格弗裡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