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字原載微信公衆号“唐同學”。
估計大家都看了,說說我印象最深的三個場景吧。一個是蔡元培冒雪三顧茅廬,陳獨秀在屋裡端坐着,大門敞開,背景響起一段特别好聽的旋律。
一個是魯迅出場 + 寫《狂人日記》,鏡頭剪輯用的就是《呐喊》序言、《藥》和《狂人日記》的故事,感謝導演把教科書呈現在我們面前。
還有一個是新文化陣營分化,陳獨秀送胡适的時候在泥濘的路上鋪上石頭,說“前路坎坷,我們都要小心腳下”。這部劇沒有刻意醜化誰美化誰,它呈現出的整體狀态讓我想起詩人筱敏在《1789年原則》裡寫的這段話:
我所理解的革命,是人類中的先驅者,在茫茫宇宙中尋找生存支點的過程。沒有光,也沒有上帝引路的雲柱或者火柱,他們還帶着世代承襲下來的枷鎖。
想到這種情形我不能不心生崇敬。那些啟蒙思想家;那些在森嚴的等級制中申說平等,申說自然權利的社會哲學思辯;面對不可更易的王權,宣稱人民主權;面對千年蒙味,訴諸理性;面對慣于免冠下跪的臣民,呼喚公民權利和公民意識。那個為托克維爾稱之為“青春、熱情、自豪、慷慨、真誠的年代”,“一切都在沸騰;每時每刻都有一本政治小冊子問世”。
話說作為一個青島人對五四那10集格外感動,想帶着不一樣的心情再去一下五四廣場。然後蔡元培的就職講話現在翻來覆去地讀,感到慚愧,希望不要“不問學問之有無,惟争分數之多寡”,以緻“光陰虛度,學問毫無”。
文字原載微信公衆号“唐同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