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一向不太喜歡青春校園劇,因為正經曆着這樣的階段,難以對大多校園劇裡虛假的青春共情,但《青春王室》是例外。

王儲×移民“灰姑娘”、貴族學校、等級制度上的校園霸淩……這些元素離我們大部分人的生活有些距離,可同時涉及上述元素的《青春王室》卻給人無比真實的溫度,這是為什麼呢?

私以為,這是因為:《青春王室》所突出的,首先是青春,然後才是王室、階級、同性愛等條條框框。毫無疑問,這又是一部讓我懷疑豆瓣“同性”這個标簽有無存在必要的作品。

青春至上?乍一聽來,是否覺得格局小了?其實,S1剛開播時我也有這種想法。當時距離我看S2已有一段時間,留給我最深的印象就是S2最終集裡威廉在媒體前公開出櫃,所以我自然而然期待着S3能探讨王儲的出櫃所帶來的關于現代社會王室存亡的思考,進而進一步涉及lgbtq平權與傳統的碰撞。因此,剛剛追S3時我是有點失望的,覺得劇作不僅沒有承接S2立意的飛升,反而退回了小情小愛。

但随着大結局的到來,我恍然間醒悟,我所謂的那些“大局”,就真的比“小情小愛”高明或重要嗎?《追憶似水年華》花大把篇幅隻為小時候吃的一塊小蛋糕的滋味,《戰争與和平》這樣探讨戰争的巨著卻用大量筆墨寫娜塔莎一家舞會前的準備……你能說這些小片段探讨啊什麼宏大議題嗎?不能。可是你能說它們不重要嗎?同樣不能。

《青春王室》也是如此。在這裡,青春擺在一切之前,不代表該劇膚淺,而是在于:最真摯的青春表達本來就不輸于任何宏大議題。當然啦,前提是“真摯的”。希勒斯卡是影視劇裡常見的那種貴族學校,裡面的霸淩、等級制度、出軌背叛都和那些名校抓馬劇如出一轍,可我卻很難憎恨希勒斯卡的任何一個學生。大結局的畢業典禮時,我看着或哭或笑的他們,像屋外他們的親人一樣為他們由衷的高興。

就拿八月來說,要是在前面告訴我最後把王位讓給了他,我一定會氣死。可大結局真的出現了這種情況,我卻意外的發現自己很平靜。這不隻是什麼編劇“洗白”的效果——事實上,早在前幾集,我心裡就很明白八月比威廉更适合當國王,隻是出于他傷害了主角二人而深深厭惡他。而在S3,我們了解到威廉的哥哥也并不如衆人回憶中那麼完美,他同樣有着八月的惡劣與八月的痛苦。這時候我心裡突然一驚,如果我們同西蒙一樣發自内心瞧不起特權繼承的存在,我們又為何偏袒其實不能成熟擔當責任的威廉登基呢?原因便是,我們像西蒙一樣,了解威廉的美好、了解威廉的掙紮并且深深愛着威廉吧。

有些跑題了,現在我們回來,粗略回顧一下大結局HE了哪些東西。首先是主角團裡,姐姐與Felicie、王子與八月友誼上的和解,姐姐與八月、王子王妃愛情上的和解。威廉與父母、已逝哥哥的和解(八月告訴威廉:“他會愛你的。”)當然還有一些配角方面的溫暖情節:Felicie的兩位閨蜜在一起了,Felicie躲在被子裡捂耳朵。八月的印度裔哥們出櫃了,他們友愛的表示“這有什麼”……除此之外還有很多幸福的小亮點啦,這裡就不一一贅述。

讓我們大聲喊出那句:“感謝編劇不殺之恩!”《青春王室》三年,編劇給出了我們幾近滿盤全赢的結局,不隻是王子王妃愛情的圓滿,還有親情、友情的和解。盡管還有淡淡的惆怅(如西蒙爸爸的離開。),但總體來上我們看到了童話般美好、但又不像童話虛無缥缈的未來。

(ps:希勒斯卡倒閉在我這裡也是HE,畢竟這些貴族小孩根本不缺學上。雖然我這篇文章着重提到該劇裡“青春”表達的優先性,但Felicie說出真相這一點足見該劇同樣沒有忽視校園霸淩的惡劣、願意涉及隐性種族歧視層面的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