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向眼高手低心浮氣躁的我,最近幾年看新劇總是不好看的十分鐘就點叉,好看的也撐不到十集就開始嫌煩,有始無終。偏偏這一部《山花爛漫時》,在我時間緊缺、死線頻踩之際,非但讓我幾乎一口氣看得停不下來,看完23集還有深深的意猶未盡之感,恨不能再多個十集八集的。沖着這于我而言十分難得的觀感,我也要為它打滿分!
這部劇不是沒有缺點,就現實而言,一些劇情的設置、難題的解決,比如離異家庭留守兒童柳細燕的叛逆回頭,精緻自私高知父母對丁笑笑職業選擇的不加幹涉等等,處理得都過于理想化,美好得像個童話。但是因為全劇就不是沉重壓抑的氛圍,這些輕快倒也并不出戲,畢竟整個故事看下來,始終洋溢着的是樂觀主義精神,大多數人物也是不失善良、以心換心的普通人。所以,我甯可相信童話也是一種真實結果,文藝創作本來就是基于生活又高于生活的。
《山花爛漫時》的優點數之不盡,我最看重的是三個特色:清澈、純粹和真誠。清澈是底色,純粹是主題,真誠是靈魂。
主創團隊沒有刻意撒狗血、加矛盾,把故事弄成主角們和一堆極品奇葩反派的過招大戲。我們知道,講故事要講得好看,就得一波三折,設置障礙,有阻力才能顯出推動力,但是很多人會誤以為這就是要把故事狗血化,人物極端化,一個矛盾出現,從主角到配角,個個不說人話,扯頭花比嗓子,鬧個翻天覆地死去活來才叫熱鬧好看。《山花》的内容涉及到山村、縣城底層,更容易編出各種狗屁倒竈的老娘舅段子大雜燴。然而我驚喜地發現,這個故事絲毫不落這種俗套,即使是癞皮狗爛酒鬼的谷老三鬧事,他的惡劣言行也是點到為止,更多筆墨集中在描寫谷雨自強上進,擺脫這個爛泥家庭往上走。也許“在爛泥裡大戰三百回合”這樣的狗血劇情能吸引觀衆的眼球,能多上幾個熱搜,但是對于女高題材來說,豈非過于旁逸斜出喧賓奪主?又比如,姚小山為了追求魏庭雲才選擇來到女高,三年愛情長跑,想要熱鬧的話盡可以描寫他倆如何分分合合,尤其當姚小山和同學聚會感到巨大失落,失意醉酒、心生去意之後,我特别怕編劇接下去要寫他和魏庭雲攤牌大鬧,逼庭雲在愛情和事業裡二選一,“要女高還是要男友?”但是我同樣驚喜地發現,編劇沒有落入這種一地雞毛的俗套,姚、魏的愛情如何修成正果也是點到為止,含蓄又直白,沉穩又熱烈,他倆的愛情故事點染極少,更重要的,也沒有喧賓奪主。這個寫法,過濾了一切雜質,不故弄玄虛,不花哨熱鬧, 故事有如清泉潺潺, 流入人心。
文藝創作在刻畫人物的時候,首先要解決的一個問題就是人物行為的動機。這個故事主題是創辦女高,那麼張桂梅出于何等動機要創辦女高,又是什麼精神在支持她在艱難險阻之中走下去?我們知道是她的信仰,但是信仰這種純屬精神目标的動機,如何落到實處,讓觀衆打心眼裡認同,可不是喊口号、炫金句就能解決的。如果編劇不夠自信自己的筆力,又或者也不信這種精神力量的存在,就很容易矮化、世俗化這種動機,甚至把“偉大的理想”偷換概念變成“偉大的愛情”,讓主人公的亡夫出來當這個精神動力、行為動機。這個劇沒有采用這種“聰明”的手法,而是迎難而上,去直面偉大理想、堅強信仰的源泉。無論是張桂梅在黨代會上講述大山女性由于愚昧無知而造成的人生悲劇,還是張桂梅回憶自己重病的時候得到組織的關愛、群衆的救濟,尤其那個捐出自己路費給張桂梅看病,自己走着回去的阿麗,給人留下深深的印象。這些劇情都很動人心弦,來自人民的恩,看到人民的苦,構成了張桂梅的高尚動機,同樣源自“愛”,卻是“大愛”,寫的一點也不假大空。所以誰說純精神的動機無法落實,不好描寫,觀衆看不懂、不愛看?
能夠做到上述優點,我認為這一切都來自主創團隊的真誠。隻有具備真正對待這個故事的誠意,才能去細體這些人物的内心,用尊重的心去做劇,還原主人公的精神面貌。同樣,也必須有誠意,才不至于高高在上、把縣城山村視為被拯救的對象,用獵奇的手法去描寫貧困落後。是的,做這樣的劇,最忌諱的就是獵奇,用有色眼鏡去看待底層,把主人公刻畫成降臨凡間的聖母,拔救爛泥扶不上牆的愚民。張桂梅不是這樣的,她來自群衆,回饋群衆,如果要以神祇比喻,她也是“地母”而不是“聖母”。寫張桂梅,需要接地氣,而接地氣,絕非浮皮潦草、浮光掠影寫一些底層的粗口,打扮得蓬頭垢面,就是接地氣的寫法。大地是踏踏實實的,接地氣的寫法也需要踏踏實實,真誠而平等地表達具體環境和人物。《山花》做到了。
說完這些優點,還要提一點我個人很喜歡的,這個劇的風格主體是輕喜劇色彩,但是該嚴肅的時候嚴肅,該抒情的時候抒情,風格的切換毫不違和,看似簡單卻是需要技巧的。舉例一個細節:女高開學第一天升旗儀式,先描寫了鼓搗音箱修不好,然後女生們由于文化水平低,拿到女高宣誓的誓詞還念錯了字,大家咯咯笑,操場上充滿了快活的空氣。然後張桂梅領着她們念誓詞,才念一半,音箱忽然好了,國歌播放出來,大家隻好停念誓詞,先舉行升旗儀式。這個設置,其實是因為,這篇誓詞需要先有個鋪墊,後面需要在關鍵場景才全文朗誦,起到震撼和抒情的效果,所以這裡采用隻念一半就被打斷的設計,适合輕喜劇手法,但是開學典禮又不應該從頭到尾嘻嘻哈哈不嚴肅對待,所以用國歌響起打斷誓詞,風格一下子從輕喜劇切換到肅穆莊嚴,切得極為絲滑,毫不生硬。這個轉換技巧很贊,喜劇風格最怕寫油,風格轉換時最怕寫飛,這裡用“音箱出問題”這個設計輕巧勾連前後,技巧很小卻很神,我認為非常值得學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