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看簡介,反烏托邦和影史緻敬等讓我誤以為是一部背景世界觀宏達,主題極高的作品,我本期待看到類似《頭号玩家》那種遍地戲劇梗的作品,然而本片的觀感卻并非如此。
導演用了一個本可以玩出許多花樣的設定講了一種最樸素最純粹的情感。
影片前大半部分都沒有着重于表現世界觀的設定,很多片子引入新的世界觀會盡量的去以各種各樣的方法填充介紹和完善,但是本片基本是單線,所有的視角故事全部沒有離開過女主,隻從女主入手,女主未經曆過的未了解未說明的,片内就不會去多表現。導緻前半段觀影會讓我有這個世界觀悖論很多,完全不完善,就是單純提出了幾個和女主相關的設定在拍而已,接下來要怎麼自圓其說呢?中間還會覺得有些枯燥和累贅。覺得導演浪費了一個很好的世界觀設定,不去講更精彩的故事,不去完善世界觀,在這裡幹嘛呢?
然後随着故事展開到了後半段,意想不到的轉折開始慢慢湧現,父親的真實身份,女主的真實身份,閨蜜母親的真面目,廢材區所收到的迫害,所謂的大屠殺真相是什麼,當我們正在感歎于故事的走向可能要在兩方對立上落幕時,女主上台進行了自己聚光燈下的獨角戲,以一出真實的戲劇心聲,正式揭露了本片的主題,将影片推上高潮。
母親才是最偉大的配角。
回看整部電影,所有的線索似乎都在鋪陳将大家的視線引到父親身上,父親是誰?父親在哪?父親的真實身份是什麼?父親到底是什麼樣的特殊角色呢?甚至連母親的幾句讓人厭煩的固定台詞都是直指父親,母親在這裡就如同影片中的身份——配角一般,讓觀衆集體忽略,而最後通過獨角戲台詞的引導我們才逐漸聚焦于母親,影片内外呼應,角色與觀衆共鳴,感情達到巅峰。母親做出了如此多如此艱難地努力,才讓女兒正常的站在聚光燈下,她不但要隐瞞自己的身份,還費盡心思讓女兒吃藥上學,想要她改變命運,而真正的父親卻已經到了另外故事線上,和她們永遠不會相交了。這裡與其說電影是對電影制作的延伸和緻敬,倒不如說是對撫養女兒長大并奉獻自身讓女兒成為聚光燈下主角的一位偉大的單身母親的緻敬。
在女兒以為自己已經得到了認可,勇敢展露身份卻還是受到歧視和不公平的指責時,母親更是挺身而出和收到感染的夥伴們一起動手配樂,更是将這種勇敢擴大化,将主題再次升華。
每個人都可以成為自己世界裡獨一無二的角色,他們都能用自己的雙手創造屬于自己的音樂,不分主配。
當聲效小哥在台上質問下面的觀衆“你們剛剛不也感受到了情緒麼,不也為她鼓掌了麼”時,我非常奇妙地感受到此刻我作為影院中的觀衆和影片内的角色們共鳴的感覺,分不出片内片外,台上台下,我們每個人既是角色又是觀衆,這是一種非常棒的體驗。
為了強化這點,影片内還有很多亮點。
首先整部影片強調“情緒”是表演的核心,通過讀心器表達,而音樂則是産生情緒的催化劑,很好的把表演和藝術結合,形成戲劇藝術的表面,最後回歸于情緒産生的本源,形成電影的核心。
其次片内,導演使用各種剪輯的手段,比如皮膚黑白片畫質的處理,剪輯的處理,音樂音效的處理,各種角色的分類,各種名詞的新運用方式,以及電影創作中行為的具象化等等,都使得影片内和影片本身進行強烈的互動,給觀衆穿透熒幕的體驗。
另外影片更注重于電影制作和創作上本身的梗,而非我們一開始以為會有的各種電影内容上的梗。似乎也一定程度上批判了戲劇影視作品粗暴的商業流水線制作方式,角色的魯莽歸類,台詞的死闆,音效音樂的綁定搭配表現,以及删減删改和諧等等審核過程中出現的問題。讓人在感歎導演的創意時也要不禁唏噓。
以上種種結合在一起,形成非常強烈的交互感,而且不通過任何外界渠道媒介等模式,僅僅通過影片内容即可達到,實在是神奇而美妙,不得不說在這兩個小時内,是真正的戲夢空間。
而在這樣的體驗下埋藏着的如此真摯的情感,更讓人心生感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