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女主做的不是菜,而是速效救心丸
稍微突破了美食劇的基礎框架
因為是(暴君)的主廚
所以做菜時尤其照顧顧客情緒
這是一般人時至今日也難體會的特權
短短四集,就體現了方方面面的文化差異
比如在西廚綜藝裡很常見的時間賽跑橋段
從一開始就交代要做出的效果
然後順着那個方向去做
從設置任務博誰歡心
到如何解謎達到最終效果
而不是隻能在劇裡才可以一睹的繁雜炫技
文思豆腐和桂花魚雖然考驗刀工
即寓意>視覺>味覺

從根本上就排除外地受衆,實用性大減
是從我們手裡傳出去的
卻也是被摒棄了帶有面子主義的糟粕
确實,在一些特定區域裡的人眼裡
韓的美食就是拿不出手的湯泡飯,石鍋拌飯,牛排這些均沒有自己特色的菜系
然而,卻是巨大優勢,不排外!
态度,決定了入世格局
韓式牛排,泡飯,拌飯,炒年糕
韓式,
熟悉的菜品卻又有着無法忽視的前綴

菠菜湯,涼拌菠菜,炸豆腐,搭配米飯
雖都是簡簡單單的菜(成本極低)
但其美味程度确是公認的口感與味巅之一
然而
從第一集看的時候,就有一種痛感
因為人物之間交流時,會用很多外來名詞
在一堆思密達裡摻雜着蹩腳的漢字讀音
感覺本土交流也非常吃力
這也導緻了你會不自覺觀察他們的嘴部
因為往往在說話時很用力
可能也隻有我們能理解其中的别扭感由來
與時不時就會搶戲的嘴巴(尤其激動時)
而且運用的典故幾乎都來自唐宋時期
縱觀同期曆史
韓似乎把階級與孝道挂鈎的很緊密
因為沒有足夠的統治力與文化底蘊
對儒道的理解隻能智者見智
就拿動态水墨片頭來說
可以衍生許多的,小巫見大巫
(好像内娛隻有動态國畫,水墨很少)

這個隻有韓國人才會感覺唯美的構圖
王的服飾顯的佝偻,女主像菲傭

雖然各個方面都呈現了唐元素
但就是一眼小家子氣
不過女裝能捂手好評

而且你能感受到王的卑
來自于各處,家,國,各個方面
(爽感的瘋批感演繹,也挺準确的)

其實我不反感韓的這種過度表情化演技
也跟歐美人表達比較接近

看到這裡大概也理解了
為什麼韓在西方比較吃得開
畢竟我是在看了電視劇之後
會去喝蛤蜊菠菜湯和蛤蜊意大利面的人

其實不想聊這麼略顯沉重的話題
但是分析着分析着,自然而然就帶出了
就當做是觀劇時引發的一些小思考吧
淺嘗辄止,适可而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