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前的事是不會忘記的,隻是想不起來了而已。

——《千與千尋》

我的觀影體驗分享:

我認為這是一部值得收藏在移動硬盤裡反複觀看的,關于記憶的影片。怎麼說呢,我們都有遺失在時間裡的兒時記憶或者夢境,記憶随着逐漸複雜的人生經曆慢慢被埋沒,到現在已經成為化石。存在着,但極難被發現; 一但被挖出,便永恒定格在影像中。

我覺得關于記憶的影片,一種好的觀感體驗是: 不要太期待,或者太刻意從這部影片中分析到太多現實道理,這可能會将你帶入與文本與閱讀媒介的曲折胡同,電影變成了書本。對這部影片來說,視聽語言的意義,就是幫你在回憶的迷宮中尋找到那些零星的,純粹的,久遠的記憶碎片,僅此便足夠。

宮崎駿導演的電影有許多寓言性的人物或者情節,在觀看電影時,避免去解讀它們,而是将自己代入小千的角色,去感受小千所害怕的,期待的。當你坐在放映廳,燈光褪去,環境暗下來的那一刻,不管你是誰,都可以伴随着久石讓的音樂,嘗試準備被這部電影帶入這樣一個夢境,一個對于每個人來說都獨有的,由兒時記憶喚起的夢境,甚至與兒時做過的夢相連接的夢境——電影的魅力所在。

對于千與千尋,不難發現,這個夢境中的一切都是必須遵循規則的,小千在這個夢境世界中擦出的火花,照亮了生活在社會規則中的人們被埋沒的記憶。飽含人文關懷的一部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