几年之前刚上大学的时候看过,那时候只觉得年代久远挺新奇的,很多东西没有细想,觉得很多有问题的东西没细说。现在回看几次,看得一清二楚了

我很多时候觉得上学实在是一种浪费时间的事,学校根本什么都教不了,一个人真想学怎么都学了。但每次看书看剧都发现内容就是会受作者“学历高低”限制,一个低学历的作者无论怎么勤奋好像高度都上不去,摆脱不了前现代束缚。书、剧全都看过,包括三部曲其余两部也看过,都给我同样的感受。

书中说丁元英之所以提前解散基金,是因为不愿意看着同胞的钱被外国人赚(抢),这个理由站得住脚吗?一个金融领域、对传统文化“成见很深”的人(belike me)会这么想吗?它不就是老农民思想吗?

芮小丹这个人物出身优越、家境殷实、长得好看还有德国居留,这样一个人竟然愿意在一个山东聊城当刑警,成为国家机器的一颗小螺丝钉?一个从小喝咖啡的人会觉得喝面汤有主流认同感吗?完全是作者自己的臆想,作者高中毕业当工人(还有说记者)拿着想要的出身海外经历拼凑出这样一个形象。

借丁元英之口宣扬的所谓文化属性,强势文化与弱势文化,不过是丛林法则改头换面而已。但凡是对现代文明有一个系统性的了解,会发现有多前现代下沉

关于女男关系、女性偏见比如“贪嗔痴”的各种描述,看了一直都很反感,因为我在现实生活中从来没对任何男性动过什么心。这是因为时代不同上个时代的性别观就是这样?还是作者本人的局限?

再看格律诗的手法放在现在也是很常规的收割思路,放在那个时代就是降维了

作者以为自己发现了主宰人类的“天机”,就跟武侠小说里某个人练成绝世武功一模一样……既可笑又无知,这样的作品没有深度,顶多算一个畅销的通俗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