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拯救大兵瑞恩》是電影史上最優秀的戰争片之一,它以“奉上級命令深入敵方解救一名普通士兵瑞恩”為切入點,不僅真實的還原了二戰的殘酷場面,讓觀衆仿佛身臨其境的感受到戰場上的慘烈,更是充分展現了影片創作者關于人性、軍人職責與個人生命價值的深入思考。
一,主觀鏡頭與細節刻畫
該片曾被譽為“最能反映二戰的電影”,其中渲染的氣氛也是最能讓人産生共鳴的。從表達手法來看,該片并沒有用通常戰争片慣用的萬千兵甲炮台的宏偉場面或大遠景下的橫屍遍野,對士兵們的犧牲沒有簡單幾秒的中彈倒地一筆帶過,而是以主觀的視角鮮活逼真地展現個體士兵從中彈、流血、痛苦中掙紮到死亡的過程。如影片開頭6分鐘内展示的,有人從水裡撿起自己的斷臂倉皇逃命、有人捂着散落一地的腸子哭喊,以及尋找大兵途中醫護兵韋德在死亡時不斷湧出的鮮血和在痛苦中的掙紮。相比較其他戰争片的火光漫天震撼人心的大場面,這種微觀視角的細節刻畫,配合恰到好處的音效和配樂,更讓觀衆身臨其境般地感受到二戰的慘烈。而關于犧牲者之多,導演隻用了一望無際的墓碑和數不清沾血的士兵牌就交代的一清二楚。拍攝手法上,影片主要采用了手持拍攝,鏡頭随着要表達的人物搖擺和移動,攝影機和落水士兵一同沉入海裡,并記錄下子彈在水裡穿透他們胸膛的畫面。拍攝角度多采用水平或仰拍。仿佛更加拉近了觀衆和這場戰争的距離。
二,個體生命價值為主題
影片在士兵們剛踏上尋找瑞恩之旅時就提出了一個疑問:八個人冒着生命危險去救一個人,這件事值得嗎?換句話說:八條命和一條命,哪個更重要?正如片中一名士兵所說:“你也有母親,我也有母親,我們每個人都有母親”。那麼這個任務合理嗎?關于這一點,影片到這裡的回答是:“軍士沒有為什麼,隻有執行任務和戰死”——軍人的天職就是服從命令。
接下來的影片對這個問題進行了更深一步的探讨。如片中一名軍官對自己經曆的描述:衆多士兵的命換一個軍官的命,合理嗎?我們不禁思考,軍官的命就比士兵的命更重要嗎?正如片中米勒上尉提到的,軍中上級所謂通過人數多少來“将任務和部下的命之間進行的選擇合理化”,那麼“這個瑞恩最好回去治病救人” ,好像确實如此。直到當真正的瑞恩被告知“你可以回家了”的時候,他提出了這樣的疑問:“我有什麼資格離開?其他人和我一樣努力。” 到這裡編劇給了這個問題一個回答——每個人的生命是平等的。
一個人的命并沒有比八個人的命更重要,八個人的命同樣也沒有比一個人的命更重要,每個人的生命都是重要的,沒有任何一個人應該被白白剝奪生命,哪怕是敵人。
“殺死一個投降的戰俘是不對的,這是國際公約”這是厄本的話。那個厄本懇求最終被米勒上尉放走的德國士兵,最終開槍殺死了米勒。戰争是殘酷無情的,不是你死就是我活,戰場上的人不得不開槍殺死對方。正如被俘的德國士兵的那聲呐喊:“該死的希特勒!” 或許德國士兵也想回家,但由于某些必須服從的命令,他們不得不在這裡戰鬥。該死的不是人,而是戰争。
三,關于戰争與英雄人物的思考
談到這裡就不得不探讨另一個話題——人們對結束戰争的渴望。片中的每一個人,從軍官到普通士兵再到平民哪怕是敵方士兵,無一不渴望結束這場戰争。厄本,戰場上永遠躲在最後,眼看戰友慘死敵人刀下卻不敢上前幫忙的翻譯員,導演在很多場景中充分展現了他的懦弱,但我們知道,厄本在之前從未上陣殺過敵,在面臨戰争的血腥場面時害怕是人之常情,厄本這一人物充分表現出一個普通市民對戰争的恐懼。 “我想回家”這句台詞在影片中不止一次出現。從第一次找到“瑞恩”的哭泣,到醫護兵臨終前的痛苦呻吟,影片用了大量篇幅描繪士兵們對“家”的懷念,就連沉着果敢、有勇有謀的米勒上尉談到自己已經家人後也無法抑制的在一旁偷偷落淚。 “如果能早日結束這場戰争,我願意留下來執行這項任務”米勒上尉這樣對下屬說。在瑞恩與米勒的對話中,瑞恩憶起和家人一起的生活——戰争前的生活都是美好的,此刻卻隻有戰場和硝煙。瑞恩在片中的設定是一名普通的美國士兵,卻可以說是人們心中理想的士兵形象——勇敢、正直、忠誠。瑞恩接到的任務是“誓死守衛這座橋”。在瑞恩做出“我絕不離開這座橋”的決定後,軍士長和上尉的決定是“留下來,一起為赢得回家的權利而戰鬥”。如米勒上尉在發現埋伏決定戰鬥的時候所說:“我們的任務是打赢這場戰争。” 至此,英雄人物的精神得以升華。
總之,該影片以生動的人物塑造、獨特的拍攝與表現手法和動人心魄的故事,不僅充分展示了戰争的殘酷,并巧妙且深刻地表達了濃厚的人文情懷,是一部值得反複觀賞和思考的獨一無二的戰争佳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