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常常覺得,兩個命系相連的人,要麼相似,要麼截然不同。
女主和漢尼拔就是這樣,一個主管拯救,一個主管死亡,目的都是救贖,卻走向了天平兩側。

...

很早以前,我就聽說了這部電影,一些膽小加上惡心,讓我一直沒看。

前幾日看了以後,才覺得如獲至寶,備受震撼。

這是一部犯罪驚悚片,但全片沒有什麼極其驚悚的畫面,但卻能讓你腳趾發涼,心跳加快。男女主都演技在線,連頭發絲都是戲,絕對值得一看。

看完電影的你應該會有下面的疑問——

為什麼漢尼拔如此嗜血且迷人?

為什麼漢尼拔對女主情有獨鐘,幾次跟她深度交流?

為什麼漢尼拔喜歡吃人?

為什麼他總能洞悉一切?

……

一個僅出場十幾二十分鐘的角色,能喚起大家無數的探讨,這絕對是拔叔的大成功。

我不能保證能正确解答所有的疑問,但希望能給你一些思考。

漢尼拔,一個神一般的男人。冷酷、嗜血,但卻無比迷人。他有着絕對浩瀚的精神知識,似乎一個眼神就能将你看穿。

他關在牢房裡,都能給前來質詢的女主一種強大的壓迫感,這就是他個人強大的、與生俱來的魅力。

...

他喜歡那種掌控一切、置身事外、玩弄股掌的快感,所以他捉弄FBI的探員,給了他們虛假的線索,讓他們撲空。卻唯獨對女主不同。

究竟是為什麼?因為女主站在天平的另一邊。

兩人初見時,漢尼拔直接大概地了解了她的背景,在往後的對話中,他甚至直接推斷出女主逃離莊園的原因——是因為被人猥亵或者強奸。

這是他心裡的惡在作怪,人性本惡在他這尤為凸顯。

但是女主否認了,便讓漢尼拔對真正的原因産生了興趣。

而在籠中對時,兩人伴着音樂冷靜地對峙,将電影推向高潮時。女主講述了沉默的羔羊的故事。

那一刻,天平兩端的人似乎朦胧地看到了彼此。這足以讓漢尼拔對她有所興趣,有所傾注,哪怕是為了打造一個新的作品。

...

因為他本以為女主和常人無異,卻沒想到她的“貪圖”如此單純,如此善良。

她隻想着救贖,她相信着人性的美好,于是哪怕那些羔羊如此蠢笨,面對着生的希望毫無意識,可她還是盡力去做,抱着那頭羔羊,做無畏地掙紮。

而漢尼拔不一樣,面對那群羔羊,那群無知麻木愚蠢的羔羊,他會給它們準備“更好的結局”——死亡,既然活着也是渾噩,倒不如讓它們死了算了。

所以女主的出現,讓他感覺到了詫異,他為女主身上的神性光輝所詫異。而他也自诩自己是個“上帝”,能通曉全局,能行走自如。

他們兩人既相似,又相異。都是要救人。一個靠救贖,一個靠死亡。當然,女主沒有神化自己,可漢尼拔卻想。他想将女主從凡人——從那群沉默的羔羊——中拉出來,從而讓女主實現超脫,和他一起泯滅衆人。

所以漢尼拔逐漸讓女主意識到自己被上司利用,意識到自己在男權社會裡格格不入,意識到自己的能力出衆,能夠擊殺水牛比爾……

...

所以最後,女主可以睡個好覺了,她的羔羊停止尖叫了。而漢尼拔呢?他内心的“羔羊”呢?

追溯他的童年,我們知道,他童年不幸,因為缺少糧食,幾個戰犯将他的妹妹烹食,他長大後,便立志要殺了那些人,為妹妹複仇。

可結果呢?其中一個被殺的人告訴他,他在神志不清的時候也曾喝過妹妹的肉湯。

“内心受到煎熬的人,才會把真實的自己藏到很深的地方。”他替妹妹吃了仇人,誰又替妹妹來吃了自己呢?這是漢尼拔無比沉痛的過去,我想,這也是他内心的“羔羊”。

為了讓羔羊停止尖叫,女主選擇了救贖,而漢尼拔自然是選擇了天平的另一邊。

他從妹妹被吃的噩夢中驚醒,期望有一天能結束這場噩夢。

可他最後卻讓自己成了噩夢。

...

我私以為,他心裡認為,人是萬物之靈,能吃了人的自然就是神。

他在自我逃避中不斷讓自己相信,讓自己超脫,将自己神化,成了渡化衆生的神。

也許,他也将妹妹當作一件沉默的祭品?不知道這是否能讓他好受許多?

所以他一直吃下去,吃下去一個,就能洗掉一次他的痛苦,吃下去一個,就說明當年吃妹妹也是沒錯的,她不過是給神的祭品。

……

那麼,如果是你,你會怎麼讓心裡的羔羊停止尖叫呢?

...

無論如何,這部電影絕對值得一看它囊括了當年奧斯卡含金量最高的五項大獎:最佳男主角,最佳女主角,最佳影片,最佳導演,最佳劇本。

是值得無限重看品味的一部好電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