拍得比想象中很好多!!本來沒有抱很大期待,隻是支持,沒想到意外的很不錯。

劇透預警!
鏡頭語言和叙事都很到位,家中的鏡頭——人(電影主體)被柱子簾子窗戶分割,有話無法說出口,壓抑的她。李紅不是被凝視和觀看的對象,鏡頭表達和主人公的心情是一緻的,到了室外就開闊無遮擋。我想有女性主體意識的導演才會這樣。女兒的角色塑造也很好,沒有刻意回避矛盾和人的自私,最後的家中戲裡她和男人坐在一張桌上喝酒舉杯吃媽媽,也是叙事水到渠成的發展。

劇本非常順,沒有虛弱空洞的口号和概念化人物,沒有斷裂的美學符号,所有的故事細節和人物特點都落到了實處。這在國産影片裡已經非常難得了,即使不是這個題材,應該也是很好的故事。讓我們祝賀國産電影又有了一位好導演。不過叙事和主題是互相成就的,正是這樣的好故事才有這樣的好電影。女性值得書寫。
時空接續的拍法是真誠而樸素的,沒有什麼技巧,我們隻是在單純地觀看她為何下定決心出走,理解她,看見她,通過她的眼睛看她的家人:女兒、丈夫、女婿、弟弟、父親母親,她的朋友和生活:超市工友、高中同學。最後李紅終于走出時,她夢想着見面的朋友也被家庭困住。

最後和年輕時自己分站在河對岸前行的鏡頭很感動,那首歌,花束,都是很簡單樸素的符号,甚至稱不上意象,但是依然動人。兵乓球和殺魚也是一樣的處理手法。簡單直接,但有力度。
/

也有覺得不那麼順的點。比如詠梅老師的講話方式有點過于"文氣",更像退休老教師,總覺得和人物不是那麼貼合。和青春期女兒的對話也有一點口号即視感。吳倩的表演很不錯,完全把女兒這個複雜的角色立住了:她既心疼母親,也開始習慣父親和這樣的社會,處于同樣的境地時她痛苦,要跳出來時也上桌,像父親一樣吃媽媽。母親決心出走時,她回頭,自己也是"媽媽"。人就是這樣的複雜,因為在社會中我們有各種各樣的身份。

英文名like a rolling stone也很喜歡,鮑勃迪倫說男人漂泊,諷刺女人拜金。這部電影是對他的再諷刺和重構。老實說,我一直覺得男人的漂泊沒有力度可言,那種情感當然可以理解,但對于女性承擔的無窮無盡的庸常和瑣碎、被迫的沉默而言,大部分男性的生活都是無病呻吟罷了。他們不能給漂泊這個詞添上任何細膩的肌理,隻是在大而化之的名詞下書寫着一種整體的、無聊的幻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