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出影廳,chime直言:“整部電影拍的沒什麼問題,隻是懷疑阮玲玉的事迹是否足以搬上熒幕。”此言不差。

...
阮玲玉

阮玲玉此人,最受人诟病的一定是她的英年早逝。電影的開頭,一群人在講“一個演員在最璀璨的時候逝去,也是一種很美的方式”。可是這個觀點似乎沒有延續下去,她的自殺隻是受不了前夫的诽謗。不管她如何多愁善感,也還是過猶不及了。

...
令我難忘的雨中戲

但是,看這部電影,我總覺得少了點什麼,少了點觀感?我想到《黃金時代》,觀感一樣不夠,卻讓我由衷地覺得好。蕭紅和阮玲玉是有很多的相似的成分,她們在外界看來私生活不堪,但是她們的感情其實并沒有多少自己可以選擇的成分,而且又受他人的歪曲。相比之下,《黃金時代》更令我着迷的或許是蕭紅對感情有更多的憧憬,對時代有更豐富的理解和關照。

《黃金時代》湯唯飾演蕭紅劇照

看到當時寫《黃金時代》影評的一句“人物刻畫得好其實并不必百分百的複刻”。我好像照見中國傳記片與國外傳記片的差别了。中國傳記片過多地與史料契合,甚至是想把這一點直接外顯在電影上,自然地剝奪了一部分的觀感。而國外的佳片,無論是列入我個人top10的《美麗心靈》,還是像《萬物理論》《奧本海默》,都能讓人對傳記主角産生充分的好奇,論情節也比虛構的劇情片更引人入勝。當然我也堅信,真實總是可以超越虛構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