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完書評論文《論<紫色>中的“否定互文性”現象》的時候,就對原作生起了很濃厚的興趣。感覺原作就是很典型的女性主義視角+反種族歧視。老師說電影好看,被安利所以看了電影。

真的很喜歡斯皮爾伯格導演的改編。

讀論文的時候,感覺在這種極度父權的社會狀态下,女性真的很悲哀。因此很佩服女主西莉,很佩服莎格,能夠“醒過來”,“站起來”,明白“我叫什麼名字”。

但看完影片,不僅覺得父親、X先生(阿爾伯特)等一衆男性可恨,而且覺得可悲。

畸形且不平等的關系認知,帶來的結果不是任何一種性别受損,任何一個階級受損,任何一個人種受損,而是所有人都不懂得什麼才是愛。

父權社會的大家長制度,不僅會磨滅女性的尊嚴和存在,也會磨滅男性的尊嚴和存在。因為做強權的父親的,以前都曾是言聽計從的兒子。兒子和父親直接永遠不懂得擁抱,丈夫和妻子之間永遠不明白如何正常地表達愛,隻會用暴力表達憤怒、彰顯地位,殘忍又懦弱,可恨也可憐。

之前也看過《綠皮書》、《觸不可及》,感覺雖然這些書寫跨階級、跨種族、跨性向的情感叙事很美好,但依舊覺得“不夠”。男性之間的“兄弟”書寫固然動人,但電影中的女性似乎依舊是一個“工具人”一樣的他者——負責讓某一個男主愛戀、失戀、失去幸福、或者找到幸福。女性形象本身沒有自己的固定位置,她的存在似乎是為了增加電影中的愛情元素才被設計出來。

但反倒是《紫色》,不論是男性還是女性人物,都非常立體而飽滿,不論什麼性别、什麼種族、什麼地位,都有好有壞,有懂得愛也有不懂得愛。看完電影,不會讓我原以為地生出哪幾個是男性、哪幾個是女性、哪幾個是黑人、哪幾個是白人…這樣抽象的标簽化分類,反而,我隻是把任何一個人當做一個個體看待,從裡面所有的個體身上,思考真正的愛應該用什麼方式表達。

也就是,不再是“美國式政治正确”的标簽化“平權”,斯皮爾伯格的厲害之處就在于,他把每個個體當做了ta自己,讓ta有了做自己的權利。我想,這也許也是真正平權運動的終點吧。讓我們每個人,都能自由快樂地做自己,以“我”的驕傲姿态,去健康又平等地愛另一個個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