雄獅少年1上映的時候,我剛剛畢業,孤身一人來到上海工作。那時的我喜歡搖滾,喜歡畫煙熏妝,戴帽子,不愛笑,帶着一股勁兒。休息日我買了一張家附近影院的票,伴着日出,鼓點,雄獅,和九連真人的莫欺少年窮,涕泗橫流,狼狽的被旁邊的小學生遞紙巾。

2上映,我已經成為了成熟的大都市裡的一個元件,工作占據大部分時間,盡量規律的上班下班,盡量溫潤妥帖的處理問題,小的委屈搖搖頭就算了,大的憤怒就喝一杯大哭一場。萬幸的是這次有人陪我一起看,随着鏡頭下的白玉蘭轉成紅木棉再到角落縫隙裡生生不息的野草,我再次泣不成聲。

比起1的青澀,2的故事非常成熟,節奏也更流暢(唯一遜色的我認為是音樂)。橫沖直撞的舞獅少年,在社會摸爬滾打中磨掉更年輕時的棱角和雄心,多了傷痕委屈,學會了堅強忍耐,不變的是求真講理有骨氣,不變的是被按耐在心底但從未放棄的一聲咆哮。

在欲望、關系、金錢和資本裹挾的社會,人總是會不由自主的,被卷動着往前走,太多的身不由己言不由衷,很多人屠龍少年終成惡龍,失其本心,迷失方向。但我始終認為,哪怕淋了雨,也要盡量給别人撐傘,這不是理想主義的烏托邦,也不是聖母般愚昧的善良,而是理應如此,本應如此,正道如此。天道酬勤,清者自清,身入野草仍要走滄桑正道。

何謂少年心氣?

是十年飲冰,未涼熱血。

是仰天大笑出門去,我輩豈是蓬蒿人。

希望成為大人的我們,身為普通的無名之輩的我們,野草不死,拼命紮根,心中的雄獅隐隐可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