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夠善良的我們,在面對人生不如意的時候,總想着被什麼救贖。救贖或許是别人的一句“我在”或是“一個贊”,又或許是命運對我們禱告的回應,又或許是,哲學。

影片一開頭就是關于痛苦和快樂的思考,之後還有關于選擇和失去的,關于量子力學的,關于融入社會的,關于堅持的,關于意識和宇宙的,還有關于夢的意義的。我在之前的人生中也有過類似的思考,也想着通過哲學去救贖一些人和事。有太多太多被觸動到的台詞,它們都在問同一個問題,“欸,你說,哲學能怎樣救贖生活呢?”

全文不含劇透,隻講哲學的救贖。

第一集追求痛苦還是快樂

...

生物老師告訴我們,人應該追求内啡肽,而不是多巴胺。因為多巴胺會給我們一些即刻的快感,大多數時候可能會讓我們沉迷一些廉價的快樂;但内啡肽是要我們經曆一些痛苦才會分泌的,是用來補償我們的痛苦的,不易獲得,但獲得了就會讓我們很有成就感。

從小到大,我一直都視這個為人生真理,追求内啡肽,好好學習天天向上,想要考名校,找好工作,升職加薪,買房買車......但長期這樣,像台詞裡說的一樣,我發現好像隻有目标達成的一刹那是快樂的,大多數時候都是在埋頭苦幹,都是痛苦的。如果苦幹過後沒有達到目标,那我甚至會否定之前的所有努力,認為自己隻收獲了純粹的痛苦。這樣思維下的人生好像一直都在為下一個階段做準備,習慣了去關注未來更大的目标,而忽略了當下的感受。就像是蛋堡唱的那樣,“寫下結果,因為人們愛追溯;省略過程,因為時間愛催促。” 社會隻獎勵成功的人,所以讓我們誤以為追求成功是追求開心,但其實這是在追求痛苦。

那如果追求内啡肽的思維會讓我們大多數時候都痛苦,我是不是應該轉而去追求多巴胺呢?就天天擺爛呗,傻子才去追求痛苦實現目标,我直接炸雞啤酒配抖音,這樣至少能讓我抓住當下的快樂吧?但這樣會讓我整個人生的軌迹往下走,不久就要流浪街頭了。

所以到底該追求什麼呢?在哈佛積極心理公開課裡,泰勒·本-沙哈爾把上面追求内啡肽的叫做忙碌奔波型人生,把追求多巴胺的叫做享樂型人生,并說這兩種都不幸福。因為享樂型追求的短暫快樂最後堆積出來的是一個完蛋的人生,忙碌奔波型追求的成功最後卻帶不來日常的快樂。他提出感悟幸福型人生,覺得人生就像是登山,“幸福不是拼命爬到山頂,也不是在山下漫無目的地遊逛,幸福是向山頂努力攀登過程中的種種經曆和感受。"

看過他的觀點過後,我在之後的人生中盡量平衡了多巴胺和内啡肽,希望能達到他說的感悟幸福型人生。這種人生,就是對我生活最大的救贖了吧。

“永遠不要美化那條你未走過的路”

...
...

好多年前就聽過"得不到的永遠在騷動",但道理是慢慢明白的。我們經常質疑自己的人生,并想着要是當初怎麼樣怎麼樣就好了,如果那樣的話現在會更好嗎之類的。都說要落子無悔,但要真正做到擁抱自己的每一個選擇,實在不易。

抽象地分析一下,我們為什麼總是想要去想這些當初未選擇的人生呢?不就是為了知道自己當初的選擇是不是最好的嘛,或者想要證明自己比平行宇宙裡的自己活得更好。但事實上來看,誰又能在人生的每一步都做出最佳的選擇呢?回過頭來看,過去的很多時候或許都有更好的選擇。但生活不是向後過,而是要向前過的呀。在不知道未來的情況下,誰都無法做出完美的選擇。畢竟我們都不是奇異博士,能看完一千四百多萬個可能的未來。

退一萬步說,就算我們當初真的就做出了客觀上最好的選擇,由于我們主觀上沒有體驗過選另一條路的人生,所以可能會去不由自主地美化那條路,并覺得那條路比我們現在走的這條更好。這就是在有限的信息下可能會做出的錯誤判斷,就像是簡慶芬看到了Rebecca的帖子然後覺得她又有錢又有驚喜一樣,但其實Rebecca的人生沒她想得那麼好。

因為我們沒辦法做出最好的選擇,以及可能會去美化那條我們沒走過的路,所以我們會覺得,沒有得到的,永遠更迷人。客觀分析過之後,我覺得對此最好的解決辦法就是複盤當初的選擇,以便提高以後做選擇的能力;但永遠擁抱當初的選擇,畢竟無論選了什麼,都是那時的我們能想到的最好的了。畢竟人又不能穿越時空是吧。就像是考差了一樣,複盤了就可以往前看了。如果一直後悔當初沒有考好一點,隻會被困在過去。

第二集量子物理,和對宇宙的解釋

...

兩句台詞,分别對應了兩種對于宇宙和自由意志的解釋。(僅代表個人觀點,隻是上過幾節哲學課和物理課,歡迎讨論!)

“答案在前方等待我們”暗示了一種宿命論和靜态的宇宙觀。答案,或者說我們的命運,是不會變的,我們隻能去發現它,無論它是好是壞。

“我們的意識選擇了我們存在的宇宙”更傾向于量子力學的某些解釋,特别是哥本哈根解釋,其中觀測者的作用不僅僅是被動發現,而是積極地影響現實的形成。這裡,"選擇"意味着我們的行為和意識直接影響了我們所體驗的宇宙狀态。哲學上,這接近于某種形式的主觀主義或建構主義,這些觀點認為現實在某種程度上是由觀察者或社會構建的。我們不僅是宇宙的觀察者,也是其創造者。

關于這兩種解釋,在有更多基礎物理上的進步前,都沒辦法區分對和錯。我隻能說選一個自己喜歡的,然後自己滿足就好。我更喜歡第二種解釋,因為我喜歡自由意志。雖然薩特說自由意志也會帶來沉重的負擔,但我是喜歡這種自由的代價的。

孤單的代價,和人群的麻煩

...
...

第一張台詞是關于愛情的,第二張台詞是關于交友的。

首先關于愛情,一個人生活的話,不用去處理愛情的麻煩,但孤單;兩個人生活的話,不孤單,但會多出來很多其它的麻煩。誰都想有一個人能永遠站在我們身後,和我們一起努力生活,但愛情裡,有合作,也有磨合。有相似,兩個人才能走到一起;有差異,兩個人才有新鮮感,相處起來才有趣。愛情終究是雙刃劍,就看兩個人有沒有緣分遇到,有沒有時間和精力去磨合,以及在磨合完過後還有沒有激情去愛對方。

其次關于交友,Rebecca很讨厭投機取巧,覺得自己單槍匹馬可以獨當一面,不需要對上司阿谀奉承,不需要費力地融入周圍的圈子,去交一些酒肉朋友。融入一個圈子當然和愛情一樣,也是雙刃劍。交友有很多好處,但免不了一些圓滑的為人處事和酒局飯局;不交友就不用去處理複雜的人際關系,但也有很多壞處。第一,如果自己的内心沒有強大到可以不寂寞,會在空閑時間無聊空虛。第二,如果沒有建立并堅持一套自洽的價值體系,就會被社會的“人要合群,要和一群人一起吃飯”的價值觀影響,以至于像Rebecca一樣在一個人吃飯的時候可能會覺得有些自卑。

讨論愛情友情歸根到底就是讨論孤獨的代價和人群的麻煩。加缪在《局外人》裡的主人公是特立獨行和不善于僞裝的一個極端例子。他用自己的一套“直接真實的方式”活着,并對社會的很多價值觀表示漠然。當然,最後的結果是他不被社會所接納。我想這表達了當社會把自己的價值觀強行附加在個人身上的悲劇,以及個人堅持一種完全不同于社會價值體系所産生的悲劇。

我個人肯定不想成為局外人,也不想成為社會裡喜歡讨好巴結别人的人。我想要在兩個極端裡找一個平衡。對于友情和愛情,我隻能說甯缺毋濫。不刻意去擁有,也不刻意去避免。畢竟哈佛的羅伯特·沃爾丁格在一個長達幾十年的幸福研究中發現,良好的人際關系是幸福的源泉。

第三集

第三集沒找到啥觸動我的台詞,劇情一直看得我血壓高......如果有可以補充!

第四集堅持的浪漫

...

有些事情,努力了不一定會成功,但不努力是一定不能成功。但如果努力過後成功的可能性實在太低,很多人可能就不想花時間精力去做了。若對于一件成功率隻有1%的事情,如果一個人還盡100%的努力,那是多麼的浪漫啊。

主體性的争奪

...

有時候從主觀的角度和客觀的角度看同一件事,會有完全不同的感受。很多電視劇裡,從男主女主的角度看劇情,覺得好感人,好好看,但從男二女二的角度看,會覺得很荒謬,三觀炸裂。我愛《不夠善良的我們》,因為它展現了不同的視角。如果看完第一集覺得這是一部不錯的劇,那麼繼續看了第二集的前十分鐘會覺得它直接被拉高了一個檔次。在不同人的主體性中的争奪中,到底誰是主角呢?在劇中,我們不知道,在生活中,我們也不知道。這樣的故事,才有意思嘛。

“過去是我們回憶裡的過去”

...

時間是什麼,過去是什麼,未來是什麼,它們到底存不存在?不好說。我們到底是從小活到大,還是誕生于上一秒,隻是擁有這從小到大的記憶?不知道。但我們能确定的是,過去是我們記錄裡的過去,因為真正發生的過去,若是沒人記錄,已經不知道是什麼了。

康德覺得人不能直接看世界,要通過一個先驗的直觀形式和範疇去看(對,康德他不說人話)。舉個舉個易懂的例子,可以想象我們在看世界的時候其實是帶着自己的一些濾鏡的,比如我們如果帶着一個藍色墨鏡去看世界,看到世界就全都是藍色的,但其實世界是五顔六色的。雖然這個先驗的直觀形式和範疇,也就是“濾鏡”,是每個人一樣的,沒辦法改變的,但我覺得作為哲學上的救贖,我們可以在理解世界的時候加入利好自己的“濾鏡”。就像是很多時候“缺的不是美,而是發現美的眼睛。” 我們在看世界的時候可以有一個積極的濾鏡,多去看那些美好的事物。我們在回憶過去的時候也是。“很多事情你不面對,就不會成為過去啦”,這看似是一個小孩想當然的天真爛漫,但對我來說是真的有用的。畢竟我們隻能通過回憶看過去。回憶的濾鏡可以濾掉一些不好的事情,久而久之,我們的主觀意識忘記了它們,潛意識也忘記了它們,要是它們在世界上也沒有再産生影響了,也就不會成為過去了。

第五集意識和宇宙

...

關于唯物主義和唯心主義的辯論太多太多了,最後誰也沒辯赢誰。在這裡由于康德對于經驗主義和理性主義做出的重大影響以及他今天三百歲大壽,寫一下康德的先驗唯心主義對于我們生活的啟迪。

【寫了半個小時,放棄了對康德先驗唯心主義的科普......一下子實在解釋不清楚,而且畢竟這個也是個講生活哲學的影評,而不是講形而上學的認識論的。如果感興趣可以了解,也歡迎找我讨論!】

大概意思就是和之前提到的一樣,我們是透過一些“濾鏡”去看世界的。世界上的每個客觀的信息,在被我們感知之前,都會通過這個“濾鏡”。“濾鏡”可以理解為大腦的一個主觀加工。在康德的認識論裡,每個人的“濾鏡”都是一樣的,是我們能認知到這個世界的條件。但對于生活的救贖,我想我們可以DIY一個自己喜歡的“濾鏡”,比如說發現生活的美呀之類的,以此來對世界做一個積極的主觀加工。“凡事發生皆有利于我”, “一切都是最好的安排”,這些常見的“心靈雞湯”,都是一些積極的主觀加工,一些積極的“濾鏡”。我們很多獨特的回憶,也會更改我們的“濾鏡”,去影響我們看待世界的角度。所以我們透過自己創造的這個獨一無二的“濾鏡”看到的世界,也是獨一無二的,是隻存在于我們腦海裡的世界。這個世界随着我們出生而存在,随着我們死亡而消失,是隻屬于我們自己的世界。

台詞裡的“意識顫動的碎片”就有點我剛說的“存在于我們腦海裡獨一無二的世界”的意思了。但台詞中是用一種唯心的方法去輕視這個世界為“夢幻泡影”,以此來從世界中抽離出來,而不受到世界上發生的事的痛苦。我之前覺得這種抽離是應對悲劇很好的一個方法,但是長期這樣以來,雖然壞的感覺對我們的沖擊會更小,但好的感覺也同理,以至于我們就沒有感覺了。

我覺得我們應該去擁抱這個屬于我們的,獨一無二的世界,就像是尼采的“愛你的命運”和加缪筆下的西西弗斯。有些人可能會說,你這個積極的“濾鏡”,不就是阿Q的精神勝利法嘛!不過我覺得兩者有很大的區别。阿Q是消極地否定和逃避現實,但積極的“濾鏡”在盡力後認清和接受現實,并在這個基礎上積極地尋求成長和幸福的可能性。

孤單的代價,和人群的麻煩 Part 2

...

已經在第二集裡寫過,這裡就隻記錄台詞,不寫了。

第六集夢的意義

...

這裡不讨論一元論二元論這種關于意識産生機制的理論,主要談生活的哲學。我從小就在想夢到底是什麼,買了一本《夢的解析》,到現在也沒看完......現在主要還是以一種科學的觀點去解釋夢。也就是說,不再去追尋夢的意義。有時候覺得夢是神明的指引,是他人的思念,但其實隻是我們潛意識的幻想而已。它唯一可能代表的,不過是我們潛意識裡的一些想法。

加缪的《局外人》中的一個觀點就是,人們喜歡給所有的事情都加一個意義,但其實很多事情,發生了,并沒什麼特殊的意義。夢也是一樣。比如對于即将到來的事件,夢到成功了到底是好事還是壞事,夢是反的還是正的,是誰給我傳遞的一個信息......想這些,隻會讓我更加内耗,因為夢本身沒有這些意義。不過時不時能這樣哄哄自己,找到一些意義去安慰自己也是好的,但大多數時候,認真解讀就輸了。

意識和宇宙 Part 2

...

已經在第五集裡寫過,這裡就隻記錄台詞,不寫了。

期待第七集和第八集的大結局!!

到時候第一時間看,第一時間更!!

第一次寫正兒八經的影評,有點激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