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黛尔的生活 (2013)8.42013 / 法国 比利时 西班牙 / 剧情 爱情 同性 / 阿布戴·柯西胥 / 阿黛尔·艾克萨勒霍布洛斯 蕾雅·赛杜

Adele不是Emma的唯一,但Emma就像是Adele的全部......不管同性恋还是异性恋,圈层人脉的不同就意味着无法真正对等,那么即便爱意深重也难以走到最后????

(Adele一定是泪失禁体质的i人,在她身上看到了自己???? )

Adele和Emma众多家境优渥的高知友人聚餐时,她沉默不语看眼色那段,我真的好心疼她。Emma圈子里都是可以不问去处全凭喜好的人。读艺术史和哲学专业能读到博士就从侧面说明了Emma的朋友们和她一样都是可以选择享受生活、追求喜好的人。而一个人能够不用担心生计的去追求自己的理想,在哪个年代都是一件非常奢侈的事情。没有一定的经济或人脉基础大多数人都只能当世界的NPC,他们没法活出真我,活出自己的个性。所以这里也能看出Emma他们和主求生存的Adele绝非同个阶层。

...

电影里有大量进食场景,里面也有许多地方隐晦表达了A&E两人阶层不同。

一、互去对方家吃饭时的对话

a去e家时,e父母问a未来规划,a答从助教做起当幼师,但其实a最想做的是写作,她的真实喜好和理想是当作家。可每次Emma向众人介绍Adele擅长写作时,Adele总像个自卑的小孩避而不谈,说自己只会写写自己的感想不会创作。因为她知道现实会逼迫她去退而求其次,她是无法全凭喜好的人。

e去a家里时,a父母问e是做什么的,他们听到绘画后的第一反应是就业一般难以维持生计,这就说明adele家是需要考虑毕业后生存问题的阶层。而其实emma的父亲本身就是艺术家,所以她一有天资智慧二有人脉资源,所以根本不需要去考虑能不能维持生计这个问题,对emma的阶层而言,不存在生计问题,只要喜欢就好了。

二、两个家庭的主要饮食

虽然我不知道扇贝在法国什么价位,但扇贝一定比意大利面贵,碳水面食在哪里都是易得且便宜大碗的食材。

影片的众多怼脸拍特写,从面部和肢体表情也能看出A&E两人性格的反差。Adele身上总有种压抑的灰暗的孤寂色彩,而Emma永远是鲜活闪亮的那个。一个e一个i,一个明一个暗、一个肆意一个压抑、一个自卑一个自信、一个鲜活一个沉寂、一个理想主义一个现实主义......蓝发Emma在Adele的灰色人生中就像是唯一的亮色救赎,我想这也是为什么原著漫画叫做《Blue is the Warmest Color》的原因。

Adele像是无数普通家庭小孩的缩影,接受传统且现实的教育且有着平平的一切,她无法做出违背世人眼光的事情,因为她知道她这种人一旦脱轨便会招惹闲话,而她没有底气不去在意。遇到Emma爱上Emma是她此生做过最叛逆最遵从自我最未克制欲望的事,可灰色的人生里不属于自己的那抹亮色终归会离去......

...

没关系,我们曾经相守的分秒快乐就好。

...

补充:

看到最后1h发现A&E间还有现实主义与理想主义的碰撞,Emma褪去蓝发转为常见棕发的过程像是在告别那个大学时期理想主义的鲜活自我。随着时间线的推移,Emma似乎也在变得现实和理性,不再像孩童那般冲动和坚硬。浪漫色彩的她褪去颜色后也在慢慢接纳曾经她所嗤之以鼻的种种:艺术需要从众才会有商业价值、同性之恋仍属于社会边缘异类、世人的眼光仍需要被考虑......她理解和原谅了Adele,可每条都在拉扯着两人也预示着两人的渐行渐远的结局。

最后的画展和Adele当年初结识Emma一众友人的那次家庭聚餐有所呼应。Adele穿上Emma最喜欢的蓝色赴约,可如同多年前的那次聚餐一样,她仍旧没有在社交上融入其中、仍旧像是进行迷路般的寻找、仍旧在和曾经的真诚却要曲意逢迎导演的演员小哥现在的虚伪却虚伪的真实的销售小哥有一茬没一茬的聊闲篇儿让自己看起来没那么孤独......

Adele和Emma,在性上如此贪婪契合的两人,却或许从未深入探访过另一半的灵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