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人看晚春時應該會有種别扭感,父女關系刻畫的幾乎如戀人般别無二緻 ,電影充實着暧昧的情緒,結尾處,父親最終對女兒進行了一次說服,女兒低着頭含淚不舍,但這種似乎略帶一些忍氣吞聲和委曲求全的理論應該很難讓觀衆認同,如果我們整理電影信息,其實可以發現晚春這部電影其實有着一種新的社會觀念和傳統社會觀念的一種對抗,此時戰後的日本處于被美國管理的時代,社會正處于新舊交替的階段,而電影裡最明顯的部分在于紀子對于鳏夫續弦的态度轉變,如果再結合父親結尾的話,似乎可以将電影解讀為美國的社會價值觀在融入日本的社會價值觀時,雖然會不滿意,但始終會讓日本變得更好。但小津真的接受這種觀點嗎? 那就要把前面的暧昧感拿出來再說了,實際上小津對這個問題是沒有答案的,他在這部電影非常真誠的表達了自己的糾結,他本身帶着暧昧的态度拍攝這部電影,于是紀子的丈夫就變成了像加裡庫博的男子,擁抱像美國演員的紀子會幸福嗎,小津實際上給了一個問号,接受新社會價值觀的日本民衆會幸福嗎?這是這種暧昧感最終引向的就是日本觀衆思考的這個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