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更:60/3650  日更十年

...

嗨,大家好!我是慢三月。

這部電影我拖了一個月才開始看的。

電影剛剛上映的時候,有片源的我一直忍着不看,我就是想等我一個月之後去電影院看。

一個月後的電影院裡隻有我們六個人在看這部電影。

看之前,我已經在朋友圈看到很多關于這部電影的消息。

有人說,這部電影是前面笑,後面哭。

在我看來,電影一開始的一大段獨白,已經讓我有了哭的念頭,而後面真正的包袱出來,我也是邊哭邊笑,笑和哭的時間點,不是分的那麼明确。

有人已經劇透了故事的梗概,我看之前就知道,會發生什麼,而我更期待怎麼發生的。

《你好,李煥英》這部電影的故事并不複雜,講述了李煥英和賈曉玲母女一起穿越回八十年代而發生的一系列故事。主題也是容易理解的“母女情”、“母愛”。

很多人說他們是在電影後半段開始哭的,可能我比他們還要容易哭一點,電影播了大概十來分鐘我眼眶就紅了。

那會兒片名都還沒出,賈曉玲坐在媽媽李煥英的自行車後座上遭遇車禍,李煥英昏迷,賈曉玲趴在病床前失聲痛哭,一瞬間,我第一次沒繃住。

我看到了深深的不甘、委屈和悔恨。

“我還沒變出息,你怎麼就要走了”

“我還沒賺大錢,你怎麼就不陪我了”

“要是我再努力一點兒,是不是就不會這樣了”。

第二次看哭,是賈曉玲“穿越”後,和年輕的李煥英喝酒,從李煥英嘴裡聽到,“我就希望我女兒健康快樂”。

第三次看哭,是真相大白,賈曉玲一邊嚎哭一邊奔跑,回溯着時間理清了整件事的全部。

電影裡的感情流露是一點點完成的,從憤怒、到失落、再到釋然,從不解、到理解、再到和解,一個女兒和媽媽的和解,一個女兒和自己的和解,隻是這個和解太無奈,也太後知後覺,讓我到後面幾乎是淚眼朦胧着看完。

它是喜劇片,但它更像是導演賈玲給自己的一個答案,一個從痛苦中走出來的過程。

它能拿下這麼高的票房,也不是因為“打親情牌”,是因為這很可能是大多數人必定要經曆的人生段落,無比真實,無比紮心。

但又無比溫和。

...

之前網上曾經有一個熱門話題:

如果你能穿越回媽媽年輕的時候,你會和她說什麼?

最多的回答是:

别結婚,别生我,過你自己最想過的生活。

我曾經也這麼想過。

尤其是而立之後,我越來越察覺到我媽的硬核本性。

也許很多媽媽都像李煥英一樣,刀子嘴豆腐心,嘴上絮絮叨叨喋喋不休,但心裡其實已經體諒了子女一萬次。

也許她們不懂什麼是正确的教育,也許她們不懂怎麼和叛逆的孩子溝通,但你摔倒了,她永遠是第一個向你跑來的人。

也許她們總是說,你什麼時候能讓我長回臉,你什麼時候能讓我揚眉吐氣、在你那些阿姨面前驕傲一次,但内心深處,她們隻要你健康、快樂,就好。

一場突如其來的車禍,令母親李煥英生命垂危。病房中的女兒賈曉玲悲痛至極,從2001年穿越到了1981年。

1981年,賈曉玲還未出生,她的母親李煥英還是一位青春少女。聯想到自己的不争氣,為了讓母親李煥英“開心”,賈曉玲痛定思痛、決定扭轉母親的命運,幫她換個老公、換個女兒、換個活法。

《你好,李煥英!》它在穿越設定上做出了創新——原來,不僅僅是賈曉玲穿越了,李煥英也穿越了。

觀衆也是從這裡開始淚奔的。賈曉玲費盡心思想幫李煥英改變命運,想讓李煥英更開心;但李煥英因為有了賈曉玲就開心了,她從未後悔過她的人生選擇,無論賈曉玲去哪兒,李煥英都以賈曉玲也許察覺不到的形式陪伴着賈曉玲。

從頭到尾李煥英這部電影都是愛,隻有愛,沒有勢同水火沒有你死我活。李煥英對我而言最大的淚點根本不是什麼子欲養而親不待(當然這可能是賈玲的最大遺憾),而是即便重來,我也還是要選擇那個沒那麼好的你。

...

《你好,李煥英》結束時的字幕寫道,“在我的印象裡,我的媽媽一直是一個中年婦女,我常常忘記了,她也曾經是個小姑娘。”這指向的是,很多女性在成為母親後,常常忘卻了自己,而我們也習慣了母親的這種忘我。

事情不該是這樣的。每一個女性成為母親後,她仍然可以把自己放在第一位,她仍然可以最愛自己,這一切都不影響一個母親履行她的義務,不影響一個母親對孩子的愛。

事實上,筆者的母親也是這樣的。但正是因為我愛我的母親,我常常會希望我的母親更“自私”一點,希望她對自己的關注更多一點。

她的人生不必隻為老公孩子而轉,她的人生可以有更多豐富的選擇和可能。

我不是因為她的“無私”才愛她,正如我不會因為她愛自己更多而不愛她——沒有誰規定母親隻能“無私”。

假如人生有一個按鈕,按下它之後,你就會從此消失,而你的母親會過上富裕的生活,還會有一個高學曆、高收入的女兒,你會按下它嗎?

這就是《李煥英》中提出的問題。

賈曉玲一直不知道老天爺讓她穿越的意義是什麼,正是因為遇到冷特,她終于明白,她穿越的意義就是讓母親過上更好的生活。

為什麼王琴混得那麼好,因為當年她嫁給了廠長的兒子沈光林。

所以賈曉玲決定撮合李煥英和沈光林,一旦他們結婚了,李煥英以後就會成為一個富婆,還會有一個像沈婷婷一樣的女兒。

但這麼做的代價是,賈曉玲自己就會消失。

因為賈曉玲的父親是賈文田,既然李煥英沒有和賈文田結婚,那麼賈曉玲也會不複存在。賈曉玲自認為從未為母親争過一口氣,所以她決定犧牲自己,讓母親過上更好的生活。

賈曉玲撮合李煥英和沈光林這段有很多笑點,但如果你能透過這些笑點看到它背後的故事,你會發現它是很紮心的。

因為它體現了賈曉玲的自卑,她覺得自己活着什麼用都沒有,她憑借自己無法讓母親過上更好的生活,所以她才想出這個辦法來幫助母親改變命運。

像沈婷婷那樣的人畢竟是少數,更多的是像賈曉玲這樣的普通人。

以至于看了《李煥英》後,很多網友都說:如果母親生的不是我,她是不是會過得更幸福。

所以這就回到了之前的問題:

假如人生有一個按鈕,按下它之後,你就會從此消失,但你的母親會過上富裕的生活,還會有一個高學曆、高收入的女兒,你會按下它嗎?

如果真的有這樣一個按鈕,我很有可能會按下它。

但電影想要表達的主題并不是如果你媽生的不是你,她就會過得更幸福。而是,你的母親覺得有你這樣的兒女,就已經很幸福了。

當這個按鈕真正出現後,賈曉玲也想按下它,但她卻發現按不動,仿佛按鈕的另一端有一股阻力阻止她按下按鈕,後來她才發現,這股阻力正是來自李煥英。

這一切并沒有按照賈曉玲的計劃進行,李煥英并沒有和沈光林在一起,而是和相愛了三年的賈文田領了證。

賈曉玲不理解為什麼母親不和廠長的兒子在一起,而是選擇了一個燒鍋爐的工人。這時,她才意外發現,不僅僅是她穿越到了1981年,連李煥英也穿越到了1981年。

賈曉玲知道,假如李煥英嫁給沈光林,以後會過得很好,至少物質上更好,這就是她撮合李煥英和沈光林的原因。其實李煥英也知道這點,但她還是選擇了賈文田,因為她真正愛的是賈文田。更重要的是,假如她嫁給了沈光林,賈曉玲就不複存在了。

就算将來她會享盡榮華富貴,就算将來她會有一個月薪八萬的女兒,那個人也不是賈曉玲了。

李煥英的選擇在意料之外,但又在情理之中。

假如老天爺給我們的母親第二次機會,她們可以嫁給富二代,不過代價是她們會失去我們,她們肯定是不會同意的。

電影一開頭就說王琴很愛炫耀,炫耀自己多麼有錢,炫耀女兒多麼有能力。

本以為這影片的結局會是李煥英成了富婆,賈曉玲也成了有為青年。

但事實是相反的,最後李煥英還是選擇了賈文田,還是生下了賈曉玲,最後還是遭遇車禍去世……似乎一切都沒有改變,唯一的改變是當年廠裡第一個買電視機的人從王琴變為了李煥英。

這時我才恍然大悟,電影并不是想告訴我們,隻要我們可以穿越,我們就可以改變命運,就可以過上更幸福的生活。

電影想表達的是,其實我們已經很幸福了,隻不過我們不知道而已。

賈曉玲也是在這時才明白,老天給她穿越的機會,并不是要她改變什麼,而是讓她利用這個機會再陪陪母親。

還記得賈曉玲和李煥英在飯店的對話嗎?

賈曉玲說她會看相,她看到李煥英未來的女兒會出國留學,而且收入很高。而李煥英說,我的女兒,我就讓她健康快樂就行了。

其實天下母親都是如此。

如果我們能功成名就當然更好,但功成名就是可遇不可求的。

如果我們沒有功成名就,難道她們就會覺得我們不配做她們的兒女嗎?

事實是無論我們貧窮還是富貴,成功還是平凡,她們都會以我們為傲。

因為重要的不是我們做出多大的成就,重要的是“我們”。

你說李煥英羨慕王琴嗎?那肯定是羨慕的。

但如果你問她願不願意成為王琴,成為沈婷婷的母親,她肯定就不願意了,因為沈婷婷再有出息也是“别人家的孩子”,而賈曉玲才是她親生的。

李煥英明明知道嫁給沈光林會過得更好,但她還是選擇了走老路。

賈曉玲自認為從來沒有為母親争過一口氣,但李煥英不是這麼想的,她覺得現在已經很幸福了。

她不需要有一個富二代老公,她也不需要“别人家的孩子”,她覺得有賈文田和賈曉玲就足夠了。

或許賈曉玲沒有“别人家的孩子”那麼優秀,但她才是李煥英的親生女兒,她是不可替代的,正如我們每一個人都是不可替代的。

為什麼我們看《李煥英》看哭了,因為一直以來我們都以為一定要考上清華北大、畢業後月薪十幾萬才算是為母親争氣。

而她們想的卻是,隻要我們健康快樂,她們就心滿意足了。

...

我始終記得賈曉玲和李煥英喝酒那一段場景。

賈曉玲說:

“如果有下輩子,換我來當媽吧”。

李煥英背着喝醉的賈曉玲說:

“下輩子還是我當媽吧”。

你冒冒失失的,我不放心。

然而熟知賈玲的觀衆一定知道,“李煥英”這三個字,對于她來說,究竟代表的是什麼。那是一個女兒,和她母親的故事,悠長的故事,影響了女兒一生的故事,同時也是一個和電影裡的幽默截然不同的,遺憾的故事。

從某個采訪中,無意聽過賈玲的訴說。

賈玲說她最大的遺憾就是媽媽沒有看到她的成功,沒有跟着她享福。

她記得媽媽曾經買錯一件皮大衣,媽媽難過了好久。

如今的她可以買無數件皮大衣,媽媽卻再也穿不上了。

而那件皮大衣,也成了賈玲心中的痛。

等到影片進行到沈光林出場的時候,整個影院都是笑聲四處響起。沈光林喜歡上了英子,還說兩個人就連名字都特别搭,因為連起來讀就是“歡迎光臨”,類似的笑點在這部影片中非常密集,而且拳打七寸,每一個包袱都在觀衆的反應裡得到了認可。

然而随着劇情的推進,一直都顔色明亮的影片基調,悄然發生了改變。賈曉玲擡起頭,茫然地看向天空,天上發出一聲雷聲,賈曉玲喃喃地說道,天要下雨了。

天要下雨,娘要嫁人。

這時候的賈曉玲面臨一個選擇,從她最開始出現在1981年的英子的身邊時,她的目的很單純,就是想讓英子開心——在賈曉玲心裡,作為母親之後的李煥英,是沒有開心過的,開心的時間是很少的。

那是因為賈曉玲自己知道,養育一個像她這樣并不優秀的女兒,過程究竟有多辛苦母親究竟有多麼的累。賈曉玲甚至從來沒有認可過自己,那個作為女兒身份的自己,她覺得直到畢業,她都是一個沒有出息的人,一個并不優秀并不“長臉”的女兒。

賈曉玲昂着頭,任由雨水沖刷在自己臉上。從那時候起,她就下定決心,要讓母親去選擇另一條更好走的人生。而這個人生裡,沒有她的父親,沒有後來的她,甚至她和母親,此生将不會再見。

這是一個犧牲換犧牲的決定。因為李煥英對于女兒的犧牲,讓女兒決定犧牲自己,去換取英子更好的人生。從這裡開始,整部片子的立意得到了升華,不再單純是懷念母親、講述母親,而是摻雜了為人子女,在悔恨、遺憾中想要奉獻給父母的,最大程度的愛。

電影裡李煥英從來沒有說過一句“媽媽愛你”,賈曉玲也未有機會再去對媽媽說一句“我愛你”,然而觀衆已經能夠深刻地感受到,她們之間這份打動人内心最深處的,那份愛的偉大。

愛是人生唯一的意義。

生命一次,親人一世,母女一場,趁着親仍在,傾心表達愛。

天下所有的愛,都是相通的。

天下所有的媽媽,都該值得子女的愛。

雖然這是賈玲和母親的故事,但母子、父子、母女、父女,每一種感情都是相通的,相信父母和孩子都能夠在這部影片中收獲到屬于自己的感動和真情。

願天下的父母和子女都能接納自己的不完美,與自己和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