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最浮于表面的部分說起,整部影片都暗含了一種諷刺的意味。
無論是從影片最最開始時,看着電視機裡Tony Stark的風光無兩,而受到内心鳥人驅動的暴走。
抑或是是在晦暗的舞台上,伴随一聲尖銳的槍響,在暴起的硝煙中,舞台上松垮垮的蜘蛛俠,與大黃蜂等Superheroes.
或許這也引入了一個為普羅大衆不斷重複的話題:超級英雄一類快消式,注重視覺沖擊力的超級英雄電影,能夠屬于傳統的優質電影嗎?
不能夠傳達真正的思想以及給予人心靈觸動的電影,又能夠屬于一部好電影嗎?
或者僅僅着眼于個人英雄主義而忽視社會中個體的苦痛與自我精神的煎熬的能夠算是好電影嗎?
這一個個問題如同裹着鐵皮的炮彈,沖擊了CG技術高度發展下的電影社會。
社會在科技的推動下,不斷地往前挪動,那紋理分明的輪毂無比清晰地刻印在了每一個時代的殉道者身上。
像邁克爾•基頓,愛德華•諾頓等都與大行其道的科幻叙事,注重視覺元素的好萊塢傳統大片息息相關。但他們也是這一段時代變遷當中的殉道者。
在參與這些影片的過程當中,可謂是人氣與流量豐收。但脫離于這古闆的好萊塢叙事後,他們一落千丈。這或許也解釋了為什麼能夠于這部影片中看到這幾位的身影。
“隻有真正與生活相關的,才最觸動人心。”他們不是在演别人,他們演的是熒幕人造光中的自己,那一個個經藝術不斷放大後的自己。
而在最深層次,最關鍵的一個詞,或許是煎熬。
像大部分人所不斷引述的:藝術家與瘋子,隻有一線之隔。
整部影片在短短的時間範疇内,即圍繞着天堂與地獄,成名與頹敗,痛苦與煎熬,描摹了數個囿于自身現狀,存餘着對過往的悔恨以及緬懷,不斷地在自我内心中煎熬度日的角色。
同時,這份煎熬并不是恒定的。
每一個角色不斷加入影片的線性叙事當中,都着力于推動煎熬的醞釀。
從一開始由好萊塢轉戰百老彙,對于重複名聲的期待以及内心的揣揣不安的煎熬。
在演員的不斷更替中,在諾頓的恣意放蕩以及驕傲自大中,在Emma Stone歇斯底裡的呐喊與煎熬中,不斷地推動着話劇利益相關者,内心深處呐喊的煎熬。
而事業并不是煎熬的全貌,于影片中所展示的煎熬是一個如同多棱體般的結構。
于自我的戰争中煎熬,于愛情的戰争中煎熬,于家庭的戰争中間啊,于事業的戰争中煎熬。他的内心炮火連天,從未真正停止内心與自我的對話。
于其中,與家庭的煎熬,或許可以稱為壓死駱駝的最後一根稻草。從Emma Stone歇斯底裡的咆哮中,講述着一個凄慘的現實:你自己不過是吸引渺渺大衆的一個暄頭。在短暫的風光之後,隻會極速地陷入寂靜。No one really care about you, besides yourself.
一切如同柏林牆的鑽塊,在一聲巨響中,濺起四散的塵煙,轟然倒塌。
一切如同那一聲挂于弦上的鳴響,鼓動着鳥兒羽毛緊繃,展臂飛翔。
“他最後是飛起還是下落,我們從未可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