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當初我勇敢,結局是不是不一樣。
如果當時你堅持,回憶會不會不一般。
最終我還是沒說,你還是忽略。”

情書520重映,我在6月的時候特意選了一個周五去看,但是沒想到電影的後勁太大,直到現在我還在想着藤井樹。

從電影院走出來我立刻去知乎搜了相關話題,好多人都在糾結男樹最後到底有沒有愛過博子,還是隻是把博子當作一個替代品,我的想法是偏向于後者的。我也始終認為,在博子和男樹的故事裡,博子是付出更多愛得更深的那一方。博子從見面伊始就對男樹的關注超過秋葉先生,她記得看到男樹第一眼時他的邋遢,還有第二次正式見面時他整個人仿佛煥然一新,博子說他們之間有很多美好的回憶,但是來來回回隻有最開始的那一句“你相信一見鐘情嗎”,但是我們都知道,真正被“一見鐘情”的人其實不是她,最後求婚時男樹猶豫了兩個小時也沒有說出口,還是博子不忍心,主動說:“要不要結婚?”,他才說:“好吧。”這兩個字總有一種勉強和将就的意味。有很多人解讀說,藤井樹求婚說不出口是他内斂沉默的性格,但我覺得,他看到博子的第一眼就能因為博子長得神似女樹而直接開口表白,不敢再錯過機會,他還會在求婚的時候猶豫嗎?我更不認為男樹喜歡女樹那一類溫柔羞澀的性格,女樹在初中時代就是活潑的,所以她才會拉着大井表白,會問藤井樹“你是笨蛋麼”。我不覺得年少時的悸動會随着時間消退,至少對于男樹而言,他不會向大多數人想的那樣逐漸愛上博子,因為在男樹生命最後一刻他依然唱着松田聖子的歌:啊 我的愛已随那南風遠去;啊 都到了那熏風吹拂的珊瑚礁…而松田聖子是女樹喜歡的歌手。小樽在北方,南風帶去的是他對那個女孩的思念。

但是南風沒有帶去的告白,博子為他用一封寄往天國的信帶去了。在兩個女孩交換的信件中,那一張情書終于穿過了時空、穿過了生死,被送到了女樹手中。

從第一幕開始,電影的色調都以灰白的冷色調為主,一片白雪。直到初中的回憶殺,色調就變成了暖色,春天開學的櫻花,小道兩旁金黃的的樹葉,少年時期的柏原崇和酒井美紀演得太好,兩個人暗暗的情愫真是美好得一塌糊塗。

...

第一天上課點名兩人同時喊到,詫異地對視一眼,那是男樹真正的“一見鐘情”;被同學惡作劇寫藤井樹愛藤井樹的紙條,女樹低頭想哭,男樹沖上去踢了一個鬧事的男生,然後停在女樹旁邊猶豫了一會兒;窗簾下靠着牆角看書的少年,惡作劇似的“藤井旋風”,寫滿了“藤井樹”名字的87張借書卡,小道上騎着自行車沖下來然後把面粉袋罩到女樹頭上,想和她多待一會故意在自行車棚借着手搖燈對英語答案。初三的那次運動會,所有人都以為男樹受傷了就會退賽,誰也沒有想到他其實那麼在意運動會。直到兩個人最後的一面,男樹還書《追憶似水年華》,女樹遭遇喪父,男樹騎自行車離開時猶豫地看了她一會,最後還是什麼也沒有說出口。我曾經也以為男樹那句“我很難過”是因為他本來想表白的,但是後來看了很多解讀,我也更認為男樹隻是不想道别,所以特意挑了一個女樹本該在學校的時間來還書,但依然沒有表白的勇氣。

...

可惜,很多時候一個轉身就已經是一輩子的錯過和遺憾了。男樹也不會知道,其實女樹同樣喜歡着他。打架那時她擡頭看他羞澀又溫柔的微笑,他借一大堆書她以為他是在寫他自己的名字,罵他笨蛋。小心翼翼地問他有沒有喜歡的女生;運動會上看到男樹受傷緊張得連按了好多下快門;一邊抱怨着搖燈一邊等藤井樹對答案,但是臉上卻有隐隐的笑容,把藤井樹的英語卷子留了十幾年,還有收到《追憶似水年華》時忍不住的笑;在自己病得昏昏沉沉的時候,聽到醫生喊藤井小姐,一晃神回到了初中時兩個人第一次見面;聽到藤井樹死訊後驟然加重的病情。

...

還有最後女樹翻開那張卡片,看到自己的小像,極力掩蓋又忍不住地微笑和落淚。

...

“學生們羞澀的躊躇不前。終于,瑤香說道:“我發現了一件好東西。”說着,把一本書遞到我面前,那是普魯斯特的《追憶似水年華》。他讓我幫忙還給圖書館的那本書。
學生們沖目瞪口呆的我喊着:“裡面,裡面的卡片!”我按照提示看了裡面的卡片,上面有藤井樹的簽名。可是學生們還在嚷嚷:“背面,背面!”
我不明就裡,漫不經心的把卡片翻了過來。
我無話可說。那是中學時代我的畫像。
我突然發現,他們正津津有味的偷看我的表情。
我一面佯裝平靜,一面想把卡片揣在兜裡。然而不湊巧,我喜歡的圍裙,上下沒有一個兜。”

這是一個關于釋然的故事。博子最後把信還給了女樹,是因為她已經了然了,也釋然了,所以她覺得信裡面是女樹和他初中時代的故事,這是女樹的回憶,應該還給她。博子最後對着雪山大喊“你好嗎-我很好”也是在向藤井樹告别,從未婚夫去世的陰影中走出來,和真正愛着她的秋葉先生開啟新的生活。女樹的媽媽和爺爺終于在38分鐘趕到醫院救下了女樹,彌補了女樹父親去世的遺憾。男樹默默的喜歡終于被女樹知道了。女樹也終于知道自己懵懵懂懂時喜歡的男生同樣喜歡着自己。每個人都有遺憾,但是每個人都在學着釋然和放下。

影片有着很重的日本特色,比如喜歡下雪,比如愛情和死亡。我剛開始也不理解為什麼男樹葬禮紀念上每個人都那麼風淡雲輕,為什麼女孩的父親去世而她的家人卻好像并沒有那麼避諱。但是後來才看到男樹的媽媽發現博子還在意着男樹、為他吃醋時痛哭,男樹的朋友也一直記着他臨死前唱着的歌。

從電影裡遲遲走不出來的或許是我,我無數次地意難平,想着如果藤井樹他們可以再度相遇,是不是就不會是這樣的結局,或者女樹能在他們分别時翻開那張借書卡,是不是她就能盡早明白對方的心意?可逝者已矣,那樣好的時光再也不會有了。

...

悲劇就是把美好的東西撕碎給别人看的。但那些小心翼翼的溫柔,無法說出口的隐晦愛意,一遍一遍寫在借書卡上的情書,終于在近十年以後,跨越生死,讓你知道了。

“你好嗎?”

“我很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