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5分,作為一個在俄烏戰争之前對東歐局勢一無所知的小白,花時間看這部影片主要目的就是了解俄羅斯目前的政治生态格局,當然這部紀錄片幾乎沒有給出任何信息量,但是對于那些對背景故事一無所知的觀衆來說故事的确足夠吸引人,從大的框架來看特别像《伊卡洛斯》,都是一個俄羅斯人在西方團隊幫助下揭露普京治下俄羅斯種種國際大事件,相比于《伊卡洛斯》本片更聚焦于納瓦爾尼這個人,但是同樣導演的立場和表達也比《伊卡洛斯》更加直抒胸臆也更加尖銳,從表現上是不如《伊卡洛斯》的,不過也是一個特别好的角度去觀察随着克裡米亞事件到俄烏戰争西方主流媒體和個人對待不同意識形态态度的轉變,再結合逐漸加快右轉的國際形勢,對于我來說會産生新的思考。當然在目前的環境下都逃不開立場先行,我個人對電影背景中涉及的歐洲、俄羅斯意識形态不想讨論正當性或者對錯,畢竟不讨論也是一種立場。

回到紀錄片本身,《納瓦爾尼》是一部非常平庸的紀錄片,同樣也是非常失敗的政治宣傳片。在當下這個意識形态對立、左右之争甚嚣塵上的世界環境裡,紀錄片自帶觀點是非常正常的,有先入為主立場不會是我對紀錄片評價的扣分項,對于一個非俄語同時非英語國家去看整部影片,首先我會産生的疑問是為什麼納瓦爾尼一個俄羅斯人,他和她的家人尤其是他的女兒英語口語會那麼好,先入為主的會讓我産生一種抵觸情緒,讓我感覺這部影片的主要受衆是英語系國家或者西方國家,而納瓦爾尼就是美國為首西方的奴才,我相信這是大部分大陸觀衆的觀點,另一方面在看到納瓦爾尼夫妻之間和孩子之間也使用英語交流讓我産生就是特别強烈的表演感和不真實感,我不知道這是納瓦爾尼真實日常還是紀錄片制作團隊的有意為之,而目的就是取悅或者說迎合西方受衆的心态,特别意識形态化。在《伊卡洛斯》裡格裡戈裡也幾乎全程使用英語卻沒有給我相同的感受,主要原因還是格裡戈裡初次出現就是一個skype裡的生活化場景,而且導演特地重點把格裡戈裡曾在美國長時間生活學習的經曆展現出來,而對于西方電影文化的了解一定程度影響了格裡戈裡這個人,成為了他日後做一個吹哨人的基礎,然而納瓦爾尼是一個政治活動家太過于西方化也不利于他政治人設的建立,而紀錄片導演至少應該解釋下納瓦爾尼本人曾經在英語系國家學習或工作的經曆,當然對于先入為主納瓦爾尼就是“俄奸”的觀衆,他們本來也不是這部紀錄片的受衆,這種抱緊自己基本盤的邏輯也注定這部影片是單純的政治宣傳片,而它的水準也達不到《伊卡洛斯》。

對我來說另一個不能接受的是整體格局小,我給《納瓦爾尼》這部紀錄片定義是一部政治片,而隻提納瓦爾尼被迫害(不論是不是屬實)、被毒殺、被逮捕或者口播普京是傻逼,執政黨統一俄羅斯黨是“騙子和小偷黨”(納瓦爾尼提出的專有名詞),這都不是政治表達而是罵街,同樣我看了整部紀錄片如果說我對納瓦爾尼的印象那就是一個油管網紅,或許他真的是,可是這真的有俄羅斯老百姓為他高聲疾呼為他聲援,在反腐敗基金會發部有關普京宮的紀錄片《普京宮殿:史上最大的賄賂》的确在俄羅斯及少數國家多地發生抗議示威和聲援納瓦爾尼的遊行,如果納瓦爾尼隻是一個網紅他能不能有這樣的群衆号召力,可是這部紀錄片營造就是納瓦爾尼團隊就是一隻油管制作團隊,在運用流量來對抗普京,或者先入為主認為願意看這部紀錄片的人都了解納瓦爾尼的過往,從始至終我不知道納瓦爾尼政治觀點和政治訴求是什麼,普京下台你上真的能治理好俄羅斯嘛?而這很不嚴肅,消解了政治片的屬性。同樣作為一個片名叫做《納瓦爾尼》的紀錄片對納瓦爾尼生平隻有寥寥幾句,這不是一部人物紀錄片應有的體量,明明可以叫《納瓦爾尼在莫斯科》,我在觀影前是做了功課的,了解了和納瓦爾尼相關的背景,以及他成立的反腐敗基金會,對于沒做功課的觀衆來看,納瓦爾尼人生的高光就是被下毒和被捕,或許這也是對納瓦爾尼本身的不尊重吧。

雖然我并不喜歡《納瓦爾尼》這部紀錄片,就如同我也不喜歡《伊卡洛斯》一樣,但是唯一讓我認可的地方是它的确完整全面的展示了納瓦爾尼每個細微動作和表情,讓我印象深刻有兩個,一是問到納瓦爾尼如何看待他政治生涯早期為極右翼民族主義種族主義者站台這個事,納瓦爾尼的回答是每個人都有選舉權而他需要更多支持,需要和他們結盟來反抗現有政權,而他和這些人不是一個政黨,他們是俄羅斯公民也是大多數人,整部紀錄片唯一有信息量的地方就在這裡,我不想讨論納瓦爾尼這個人是不是虛僞,我不能随便說俄羅斯選民都是極右或者法西斯,但是給我的啟發就是無論是普京的俄羅斯統一黨還是反對黨他們的基本盤都是偏右的大多數人,而納瓦爾尼唯一的政治訴求隻是推翻普京(至少影片沒表現他反腐敗的訴求),西方看待納瓦爾尼也隻是一個能攪攪混水的小醜而已,隻有對抗性的世界才是穩定的,一個完全親西方的俄羅斯未必是最優解,一個能沒事攪攪混水但羸弱的俄羅斯才是維持現有秩序的最優解;第二個有關納瓦爾尼的細節是全篇都有提到的關鍵詞“恐懼”,紀錄片想呈現的是一個為了自己理想和主張的衛道者,我不知道納瓦爾尼是不是言行合一,但是他回國這件事充滿了無奈,因為他是一把劍隻有他回國被普京清算才能為西方聲讨普京提供口舌,他本人為了獲取政治資本也必須回去,因為他的基本盤也在俄羅斯,作為一個政治人物納瓦爾尼沒有選擇。

作為全篇最重要的懸疑解密的中毒事件,本片給出了一個不能證明也不能證僞的證據,而是否采信這個證據對于觀衆來說主要是取決于立場的判斷。在補充背景知識時,我同時在百度百科和維基百科上搜索主人公納瓦爾尼,有趣的是作為簡中語境下最大的百科網站的百度百科盡然完全沒有提及納瓦爾尼曾經中毒這個事件,而維基百科對該事件有詳細的闡述,對雙方觀點呈現相對比較客觀,也不能說百度百科有政治傾向,畢竟中毒案本身未有定論,但是作為一個百科類網站,全面收錄信息應該是基本要求,這麼看來百度百科也隻是一個娛樂類百科平台,當然也非常符合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