片子很妙。片名是叫“菊次郎的夏天”,菊次郎應該是主人公,但我們似乎一開始默認帶入小男孩是菊次。由此,我們可以探究導演究竟想表達的是什麼。

小男孩去找媽媽,這是導演的一張溫情牌。小男孩從小沒見過爸媽,爸爸死了,他便踏上了尋找媽媽的道路。正男一直闆着個臉,一開始什麼表情也沒有,将情緒都藏在心底。菊次郎一開始見到他就說“好陰沉的小孩”。随着故事的發展,正男的表情也豐富了起來。我們發現正男也隻不過是一個小男孩啊!他有喜有悲,有失落傷心難過,也有高興激動。隻是一直以來他沒有人可以表達,傾訴,于是他便藏在了心底。是菊次郎的出現,是他們的旅途,是那些情感的連結使得他感受到了情感的釋放。在最後正男跑上橋之前,他留下了一個動人的笑臉。

在整個旅途中,菊次郎的人物形象是最豐富的,也幾乎算是是唯一的圓形人物。他的情感在變化,他的形象在豐滿,由此也能看出他确實是主人公。在他身上,導演反應的是一類人的形象,我願稱他們為“極端爸爸主義”。因為在一開始,我在菊次郎的身上看到了無數與很多父親相似的特征,那種自大的中年男人的特征。自以為是,自私自利,逃避責任,怪罪他人等等,這些特點其實在我們每個人身上都會有,因此當它們組合到菊次郎的身上時,我們總能看到某些人的影子,或許也有我們自己的影子。從另一方面看,他也像個沒長大的孩子,用自己的髒話和逞強作為保護罩,抵禦這個世界。當然,片子表達的情感變化也很經典,從一開始隻知道滿足自己到後來與男孩感同身受,逐漸變得為他人考慮,與男孩産生了情感聯結等等。他去養老院找媽媽時,我們便意識到他心中的那個地方終于被柔情觸動了,他的情感也不再單一,在逞強的行為語言背後,我們看到了屬于他的溫柔。這種改變無需多言,這部電影的經典程度已經證明了幾乎每個人都能被觸動。

全片都沒有很強烈的情感表達和渲染,而是一層層地鋪在觀衆心上,讓觀衆一點點浸入到情緒中。因此這樣的偏文藝片的片子并不會讓人留下很深的情感記憶,反而是像一陣風輕輕吹掉心上的一點灰塵,留下淡淡的痕迹,卻足以讓人回味很久。

無論你認為誰是主角,那點小小的溫情能留下些什麼,也就足夠了。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