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一個比較淺層次的角度來講,這個片子肯定是在講人類開發對自然界的破壞,因而需要環保這個主題。
但如果多看幾遍或者注意一些細節,就會發現這個片子的主旨遠沒有這麼簡單。所謂的狸子是指文明開化前的傳統人類,猶如農村,我們的父母,我們的親人。大家團聚在一起,傳統的大家庭生活,自給自足,其樂融融,無拘無束。
但是工業化革命到來了,文明開化到來了,城市化進程到來了。
一部分狸子因為努力,或者因為幸運,或者因為天分,學會了變身術,于是混迹于人類文明社會,成為成天坐有軌電車上下班的上班族,幸福嗎?并不幸福。内心仍然渴望傳統社會的溫暖。
而更多數的狸子,則沒有那份幸運,學不到變身術,永遠被固定在社會最底層,被打壓,被驅趕,被撞死,靠着文明社會所遺棄的殘羹冷炙過活。
這哪裡是說狸子,就是說我們自己啊。日本的現代化程度比我們要提前30年左右,所以這個片子在30年前上映,時至今日,我們也越來越能理解那種傳統社會瓦解,被工業化碾壓的無助感。。。
但是狸子畢竟是樂觀的,在影片的最後,使用最後的法力還原了傳統社會的美好,這種美好将永遠存在于我們的記憶當中,但我們再也回不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