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劇的時候以為講述的是性别的問題,有人評價說這是又一部講述母職懲罰的劇,于是我搜索了“母職懲罰”。
導演明确讓人們看見男女在作為父母身份上的巨大不同,起初我是覺得是性别的問題,女性的母親這一身份承擔了絕大部分的育兒任務,被迫在成為母親後放棄和犧牲自己的生活和事業,男性卻仍在父親這身份下能夠做自己,在被要求承擔父親責任時擁有堂而皇之的許多借口。本劇講述的其實正是母親父親的身份,母職懲罰的“成為母親所需要付出的代價”。
正如總是女性在被提問“你是如何平衡好生活和工作的?”這個問題背後就隐含着在生活當中承擔更多職責類角色的是女性,男性不必平衡生活和工作,因為生活對他們已經足夠簡單,隻用做自己。于是更多的女性為了逃避“母職懲罰,父職獎金”這不公平的對待開始更謹慎地進入或拒絕進入婚姻和家庭。母親承擔更多責任的時候意味着需要承擔更多的審視和苛責,成為一個好媽媽有許多标準,但成為一個好爸爸,他隻要出現就可以。
這是一部精彩的劇情跌宕起伏的劇集,但作為一部講述母職懲罰的劇,是否給了現實生活中母親們一些啟發呢?是否如同結局兩位母親一樣隻有離開有毒的另一半才能獲得更好的人生?現實社會中很多女性并不具有離開另一半的機會和獨自撫養孩子的能力。但至少它的出現也意味着陷在其中不自知的母親們有了窗口去了解這一現象,也意味着母親這身份背後的具體的人正在被看見。
突然想起曾經在wb有一個女性被家暴的案例,評論中有人說女性應該更激烈地反抗回去即使需要訴諸暴力,我當時想:現實生活中女性如果反抗豈不是會遭受更加猛烈的報複性暴力?畢竟男人打女人可比女人打男人容易多了。直到對方回複如果不反抗就會一直被欺負,這句話影響我很大,我過去竟然是這樣一個懦弱軟弱脆弱的思想。這世上從來沒有求來的權力和尊嚴,所有的一切都需要努力的争取和鬥争,中國走過來的這一路正是如此。
假如此時此刻沒有人沒有機構來保護你,你就要站出來保護好自己,無論是在校園在社會在家庭。
母職懲罰,父職獎金
© 著作權歸作者所有